筠連縣法院針對當事人、律師反映突出的強制執行力度不夠、執行效率不高、執行行為欠規范等頑瘴痼疾,強力推行執警一體化、執行信息化、管理精細化“三化”模式,執行強制性、效率性、規范性“三性”明顯增強,有序推動執行領域頑瘴痼疾整治,取得積極成效。截止目前,16項差異化考核指標中的10項位列全市法院前三,2件典型案件獲得省法院采用發布。
推行執警一體化,增強執行強制性。一是凝聚執行合力。出臺《執行警務指揮中心一體化運行實施意見》,對執行人員和司法警察進行歸口管理,拓展“1+5+1”執警一體化運用模式,成立1個執行警務指揮中心,下設1個簡案快執團隊、3個繁案精執團隊、1個執行事務管理團隊,另設1個警務團隊,執行力量明顯增強。二是深化繁簡分流。由執行事務管理團隊對案件進行一次分流,將查控等事務性工作剝離到警務團隊實施;根據查控情況,進行二次分流,將有足額財產可供執行案件交簡案快執團隊實施,其余案件交繁案精執團隊實施;繁案精執團隊審查確認可以簡化辦理流程的案件,進行三次分流,實現簡案快執與繁案精執無縫銜接。首次執行案件平均用時44.67天,同比縮短20.69天。三是強化執行威懾。執行警務指揮中心負責決策分析、聯動協調,警務團隊負責實施保全、拘傳、拘留等,充分發揮司法警察震懾作用,執行強制性效果凸顯。已向縣公安局移送拒執犯罪案件5件,實施司法拘留6人,其中5人與申請執行人達成和解或全案履行。
推行執行信息化,增強執行效率性。一是執行文書自動生成。根據執行案件類別,創新設計出25份表格式執行文書模板,將案由、案號、當事人、裁判日期等代碼嵌入文書模板,實現一鍵生成、信息回填,減少執行事務工作,提高執行效率。已生成表格式執行文書2000余份,平均每份文書制作用時節約5分鐘左右。二是執行流程標準運行。制定《執行案件關鍵節點管理規定》等一系列制度,細化執行流程,探索本地化執行流程標準,與法院執行系統、網上服務平臺、新媒體深度融合,全流程線上剛性運行,實現查人找物更加精準、資產處置更加高效、執行體系更加陽光。已開展網絡查控1300余人次,網拍率100%,通過新媒體發布和公開曝光失信被執行人145人。三是信息化應用廣度延伸。與縣交通警察大隊、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等召開聯席會議,鋪設車輛、不動產網絡查控專線,前移不動產網絡查控窗口,打破傳統查控“藩籬”。配合相關部門在人事任用、榮譽授信、行業準入等方面開展信用核查2000余人次,倒逼被執行人重視信用、維護信譽。
推行管理精細化,增強執行規范性。一是定期通報分析。實行“每周一會診、半月一分析、每月一學習”,對各時段節點數據進行實時統計,定期公示通報。組織召開“骨頭案”診斷分析會和質效提升研判會,直面問題促整改,未結案件數同比下降22%。二是常態化督辦。建立常態化督辦制度,對臨近審限案件、超期事項進行精準督辦,實行清單推進,由分管院領導約談、督辦,切實解決執行拖延、辦事拖延問題,實現法定期限內結案率、督辦事項期限內辦結率均達到100%。三是建立五個臺賬。建立終本案件臺賬,確保終本案件程序規范,終本案件合格率100%。建立案款管理臺賬,明晰案款收支,精準匹配案款648筆。建立流程節點監督臺賬,狠抓流程管理,關鍵節點超期數明顯下降。建立查扣凍臺賬,防止查扣凍到期自動解除損害當事人權益。建立執法記錄臺賬,對執行強制措施全程錄像保存,做到善意、文明、規范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