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由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青少年法治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民政部兒童福利司司長郭玉強、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檢察長高祥陽、中國政法大學苑寧寧教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官員蘇文穎等全國專家、學者、國際組織代表以及司法界、教育界的實務工作者80余人參加了論壇。雨城區院撰寫的《罪錯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問題及對策建議》入選論文集,論壇圍繞未成年人保護與少年司法、青少年法治教育與教育法治發展等課題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討論。雨城區檢察院由陶濤檢察長帶隊,應邀參加論壇,就雨城區“檢察+民政”構建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支持體系“雙引擎”制度作了主旨演講。
此次論壇會上,郭玉強、高祥陽、苑寧寧等領導、專家分別致辭,郭玉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修訂后的相關政府職能變化進行闡述。
在討論發言中,雨城區院以《開啟“雙引擎”全面構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支持體系》為題就雨城區“雙引擎”制度的產生背景、主要做法、及下一步探索方向進行主旨發言,民政部兒童福利司郭玉強司長、中國政法大學苑寧寧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李紅勃教授均對“雙引擎”制度給予了正面評價。郭玉強司長稱“雙引擎”制度是民政部門和檢察機關在基層實踐中針對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大膽探索,并對下一步的工作進行指示;苑寧寧教授認為,民政和檢察這種“雙引擎”的未成年人保護體制有著巨大優勢,不僅有利于提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質效,而且對真正形成全社會保護合力、建設未成年人國家保護的大格局發揮著主導作用;李紅勃教授認為“雙引擎”制度通過前端運用統籌協調職能提供解決方案,后端運用法律監督手段督促執行的模式,有效構建了未成年人保護的閉環。
什么是“雙引擎”制度:
“雙引擎”制度的背景
“雙引擎”制度是根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在經濟、法律、社會層面的具體需求,雨城區人民檢察院作為法定法律監督機關聯合具有法定統籌協調職能的雨城區民政局,聯手構建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社會支持體系。
“雙引擎”制度的做法
“雙引擎”制度是雨城區人民檢察院與雨城區民政局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修訂后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出現新要求、新形勢,在“未成年人110指揮中心”基礎上聯合構建的具有信息搜集功能的扁平化未成年人保護快速處置機制,該機制通過“中樞+應用”二階層的構建有效縮短了信息傳導流程;同時通過框架協議模式強化了應用層的拓展性,有效的將應用主體從行政機關拓展到了社團、企業;在運行中,該機制活用民政部門的統籌協調職能在前端為應用主體提供高效的解決方案,運用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在后端進行督促執行,既為具體執行機關指明方向,又以法律規定作為剛性監督,有效凝聚起了社會力量,共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