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雨城區將黨史學習教育和推進農業生產相結合,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千方百計保障群眾糧食安全,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更具實效。
推進撂荒地復耕
全面開展撂荒地清理排查,向各鎮、街道印發《開展2021年雨城區撂荒地清理工作的通知》,對撂荒地進行全面清理調查登記,建立撂荒地登記臺賬,全區共清理撂荒地533畝,其中農戶外出務工或缺乏勞動力撂荒383畝,工商大戶流轉未用150畝;加強撂荒地耕地建設,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對部分撂荒已久的耕地開展耕地質量恢復建設,配套渠系路網,輔之地力培肥措施,恢復耕地生產能力;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鼓勵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撂荒地進行流轉經營種植糧食。在草壩鎮香花村,通過對撂荒地的集中整治,恢復種植110畝;周公山獅子村,原草莓種植基地離場后一直撂荒,通過農戶自種,村集體代種,恢復種植糧食45畝。
引導騰退低效經果林
騰退桂花園種植糧食,草壩鎮桂花村原流轉土地種植的桂花園,因桂花樹市場價格低迷,原業主無力經營,引入新的經營主體,對原桂花樹進行清理,開展土地整理,配套田間基礎設施后,恢復種植玉米62畝。
騰退低效中藥材林種植糧食,望魚鎮中壩村甜柿金銀花基地,因管理不到位,導致產業收入低,經區農業農村局指導,對原甜柿金銀花基地進行清理騰退,鼓勵農戶恢復種植糧食,截至目前,已恢復種植玉米100畝;騰退低效獼猴桃園種植糧食,草壩鎮均田村(原洪川村)獼猴桃基地和周公山鎮八角村(原漆樹村)獼猴桃基地,因獼猴桃感病嚴重,收入低下,通過引入新的經營主體,將原種植的低效獼猴桃全部進行清園,恢復種植糧食82畝,其中玉米72畝,大豆10畝。
制定獎補鼓勵政策
為進一步鼓勵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護農民種糧利益,穩定全區糧食播種面積,保障糧食安全。在穩步開展稻谷補貼的基礎上,結合雨城區實際,制定水稻種植獎補政策。獎補對象為雨城區行政范圍內新發展水稻種植或連續兩年種植水稻的農戶、種植大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獎補政策的落實,鼓勵農戶種植水稻,確保糧食安全。
(雨城融媒 區農業局 區黨史學習教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