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雨城區東城街道羌江南路136號大院9棟、23棟正式啟動棚戶區改造工作。26天時間里,這里居住的64戶群眾完成模擬搬遷。
“群眾滿意”四個字,為此次搬遷工作開了一個好頭。
為了民生迅速推進
住上好房子,群眾才能過上好日子。有了好房子,城市品質才能進一步提升。因此,棚戶區改造一直是雨城區委、區政府掛在心尖上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搬遷工作啟動后,按照屬地原則,東城街道扛起了這項重任,搬遷方案快速制定。
一個月的棚改簽約時間倒排工期,將64戶搬遷戶進行合理搭配,平均分配到6個搬遷工作組。在工作推進中,認真履行綜合協調職責,積極配合各搬遷工作組工作,按照“一日一報告、一周一調度”要求,堅持每日了解情況,每周督查進度、匯總研判,全面整合6個搬遷工作組力量,為搬遷工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當前,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正在雨城區熱火朝天的開展。此次征搬工作便是最好的一次實踐。
在征搬工作中,東城街道黨工委牢固樹立“黨建+”理念,把黨建工作延伸到棚改現場,堅持搬遷搬到哪里就把黨旗插到哪里。
大院臨時黨支部主動服務搬遷群眾和工作組,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憂,為搬遷工作順利實施奠定良好群眾基礎。成立了以街道機關支部為核心的搬遷工作攻堅小組,發揚“白+黑”“5+2”工作精神,堅持做到設身處地為住戶著想,真正體諒他們的生存環境,生活環境,鄰里間幾十年建立起來的情誼;摒棄只講政策而忽視他們的感受的工作方法,工作組在學懂弄通棚改政策的基礎上疏通住戶對政策的理解誤區,并在感情和情緒上給予及時疏導切實關心搬遷群眾的家庭生活情況,看似閑話家常,實則是對群眾濃濃的關心與愛護。同時,引導居民通過公開推選,選舉成立自改委,強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簽約、自我服務的意識,全程參與搬遷政策宣傳、入戶摸底、評估公司選定等工作,做到全程參與、全程監督、全程支持。
尊重群眾 服務到底
羌江南路136號大院9棟、23棟所住居民多為下崗職工。考慮到這一實際,“不與民爭利”,讀懂讀通政策“為民爭力”的原則被擺在重要位置。
引導居民選擇貨幣化安置,按照不低于同地段普通商品房標準進行補償,做到應補則補;主動與市房管局、市城投公司對接,及時收集相應房源,為搬遷群眾排憂解難,做到應幫盡幫;制定搬遷時間節點獎勵、契稅優惠、住房困難補助等優惠政策,引導居民積極參與支持棚改工作,做到應獎盡獎。
同時,對房屋面積、評估價格、各種戶型補償金額、簽約情況予以公開公示,維護居民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做到陽光搬遷。
不少搬遷群眾為工作組的“三好”服務點贊。他們都說,“三好”服務很貼心。
服務好大院老弱病殘居民,工作組進大院、群眾少跑腿;服務好部分長期臥床、殘疾等居民,將協議制作好后送協議上門進行簽訂,做到服務群眾零距離;服務好搬遷戶適配房屋協調事宜,主動聯系房屋中介公司,現場查看二手房,協助解決后續居住問題,實現全覆蓋簽訂協議。
這些搬遷工作看似正常不過,但里面透露出的人情味讓搬遷群眾感到無比溫暖。
在不久后,羌江南路136號大院9棟、23棟棚戶區即將住進新家,開啟新的生活。
(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