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 彰顯檢察為民擔當

        ——雅安檢察干警孔令沖的三年援彝路
        來源:雅安市檢察院檢察 作者:鐘錦鳴 發布時間:2021-06-17 17:42:03

        人物名片:孔令沖,雅安市檢察院檢察干警。2018年作為雅安市檢察院的青年干警,其被選派到涼山參與脫貧攻堅工作。

        三年來,他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做好扶貧工作。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其幫扶村——涼山州美姑縣牛牛壩鄉爾曲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全面完成并已驗收摘帽,走上奔康的道路。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其在公務員年度考核中連續三年獲得優秀公務員,這是對他三年援涼工作的肯定。

        “讓幫扶村大變樣”  三年前許下的愿望成真 

        近期,雅安檢察院檢察干警孔令沖背上行囊,離開了他奮斗了三年的地方——涼山州美姑縣牛壩壩鄉爾曲村,結束了為期三年的援涼工作。

        今年29歲的孔令沖是雅安市檢察院的一名青年干警。2018年6月30日,全省檢察機關綜合幫扶工作動員部署會在西昌順利召開后,29名檢察機關綜合幫扶工作隊員分別趕赴涼山州各縣、鄉、村開始開展為期3年的綜合幫扶工作。孔令沖就是其中一員,他去到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牛牛壩鄉爾曲村。

        圖片1.png

        “期盼已久的日子終于到來。今天,我將作為省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隊員前往涼山彝族自治州開展為期三年的扶貧工作,既激動又畏怯。”三年前的6月29日,孔令沖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道。

        進村后的第一次入戶調查,雖然早有心理準備,走進爾曲村,破爛狹小的房屋、極差的衛生環境、落后的生產生活條件給孔令沖和省脫貧攻堅綜合工作隊同事很大沖擊。這也堅定了他們幫助當地群眾脫貧的決心。

        圖片2.png

        “相信在三年后,我日記本上幫扶村的面貌會大變樣。”孔令沖剛到美姑縣時許下心愿。如今三年時間已到,他的這個愿望也已經成真。孔令沖離開幫扶村時感嘆道:“短短三年幫扶日,似有十年之變。”

        從山間泥濘路到通村大馬路,從土坯瓦房到磚混平房,從山間散居到集中安置,從貧困之路到小康之路......種種巨變,都標志著美姑縣牛牛壩鄉已經全面脫貧,爾曲村67戶貧困戶351人已經走出貧困路、踏上小康路。他三年前許下的愿望,在各級政府、廣大扶貧干部及人民群眾共同的努力下已經實現。

        與爾曲村同行三年  “異鄉人”變自己人

        剛到牛牛壩鄉時,孔令沖心里有些忐忑和擔憂,來之前他也在網上了解過相關情況,但現實和想象總是有些差距。當面對全新且陌生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對象以及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時,他也有些不知所措,感覺時間走得都略顯笨拙,不夠順暢。

        但是脫貧攻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沒有過多的時間讓其慢慢適應和了解,他必須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并與當地干部群眾打成一片。

        “大多數村民都不會漢語、只能依靠當地干部幫翻譯。”面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零基礎、語言交流不通的障礙,他唯有勇往直前,慢慢地也會簡單的彝語。

        剛到爾曲村時,還未通路、均是山間小路,且居住分散,五個村民小組分居五座山頭。每次入戶走訪,他和綜合幫扶隊員步行四小時山路下村入戶的交通不便,這讓他明白扶貧工作的艱巨和幫助當地群眾脫貧的決心。

        面對這些困難,他一一克服。每天就在學習、觀察、工作、下村入戶中不斷地來回往復、穿插進行。一天、一周、一月、兩月……孔令沖與綜合幫扶隊員們團結互助、攜手前行,從已經“基本適應”到“已經習慣這樣”的工作和生活。一年以后,他已經和當地干部群眾打成一片,融入到爾曲村、牛牛壩鄉這個大集體中。

        圖片4.png

        雖然有時候也會覺得工作枯燥、難開展,感覺疲憊、會抱怨,但是有幫扶隊友的幫助、當地干部的引導、村民熱情的笑臉和一句句的“卡莎莎(彝語,謝謝的意思)”、以及領導的關心,再大的苦也會有甜、再大的難也會容易克服。

        三年時間,孔令沖表示,自己已然成為爾曲村、牛牛壩鄉的一份子,見證了其從貧困到脫貧再到小康的歷史進程。他很榮幸能夠成為爾曲村、牛牛壩鄉、美姑縣、涼山州脫貧攻堅建設的參與者,能夠為脫貧攻堅工作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做好“四治”專員 助力爾曲鄉親脫貧

        孔令沖在爾曲村是一名“四治”專員。“四治”專員主要負責禁毒防艾、控輟保學、計劃生育、自發搬遷、移風易俗等脫貧攻堅的相關工作。

        三年來,孔令沖與綜合幫扶隊員們通過集中宣講和入戶講解,讓村民對毒品、艾滋病、“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等有了全面的認知和了解。

        如今,村上社會秩序和諧穩定,無吸毒販毒人員,實現無毒鄉村,通過對艾滋病傳播途徑及病理的講解以及對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疏導,村上8名艾滋病患者基本客服恐懼心理并積極配合治療定期體檢。

        在控輟保學專項工作,對全村失輟學兒童逐一進行實地走訪了解真實情況,通過補償教育、勸返復學、送教上門、異地就讀等方式,讓全村失輟學兒童都能全面完成入學并順利畢業,保障每一名適齡兒童都享受受教育的權利、享受義務教育政策的權利,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知識,改變自身命運。目前全村已無失輟學兒童。

        農民夜校、技能培訓、外出務工引導,增強村民種養殖技術、提高技術就業率、開拓村民眼界,通過外出務工增加家庭經濟收入,保障穩定經濟來源,確保順利奔康。開展“清卡行動”,通過走訪詢問、集中宣傳,圍繞群眾享受補貼種類、各項資金是否落實到位、“一卡通”辦理及保管使用等情況,對退耕還林、糧食直補、困難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項惠農惠民政策資金落實情況進行了清查核實及逐戶登記成冊,讓“一卡通”成為百姓的“明白卡”“幸福卡”。

        完善23個專項、異地搬遷、幫扶手冊、收支臺賬等軟件資料,形成一戶一檔、一村一檔數據庫,詳細掌握貧困戶從識別到動態調整再到脫貧退出等信息,并跟蹤記錄脫貧后生產生活、經濟收入狀況,做到一冊在手、信息全有,方便及時有效查看和了解各戶信息檔案,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戶一人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走村入戶,逐戶講解疫情防控知識,挨家挨戶統計外出務工返鄉人員,詳細了解務工地點,返村路線,嚴防嚴控,確保不漏一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通村大橋、通村公路、村委會、村文化活動室、彝家新寨、異地搬遷小集鎮、等硬件設施均已全面完成,“兩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一低七有均已全面達標,全村6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51人均已入住新家。

        如今,美姑縣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全面完成并已驗收摘帽,爾曲村、牛牛壩鄉、美姑縣及廣大彝族同胞已經同全面人民一起踏上了小康之路。

        三年援彝扶貧路,孔令沖真切的地明白對待工作沒有會與不會,只有學與不學,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想與不想,再新的工作只要你肯學就能從陌生到熟練,再難的工作只要你想做就能激流勇進、化繁為簡。

        圖片6.png

        三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扎實推進,雖然沒有獲得較高的榮譽,連續三年的優秀公務員,也算是對他三年援彝幫扶工作的一點肯定,也給其人生圖紙畫上了一筆濃厚色彩。

        在外地工作,自然照顧家里較少。說起家人,孔令沖也很愧疚,同時也很感謝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將繼續發揮勇于擔當、踏實穩重的品格,做好平凡而真實的檢察工作。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水县| 鄂托克旗| 元阳县| 收藏| 和平县| 北京市| 田东县| 马边| 洛宁县| 临沭县| 玛纳斯县| 襄垣县| 延安市| 赫章县| 新干县| 昌宁县| 马鞍山市| 长春市| 合江县| 霍邱县| 比如县| 涟水县| 平谷区| 临潭县| 连江县| 凤翔县| 休宁县| 荔波县| 太原市| 涡阳县| 镇坪县| 德令哈市| 巴彦县| 兴化市| 分宜县| 平舆县| 信宜市| 泸溪县| 闽清县| 二连浩特市| 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