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共產黨員張曉麗:犧牲小我為病人 恪盡職守勇擔當

        來源: 作者:彭勇 發布時間:2021-06-29 17:52:33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50多名黨員到9100多萬名黨員,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追尋紅色足跡,感悟初心使命。中共雅安市雨城區委組織部、中共雅安市雨城區委宣傳部聯合雨城區融媒體中心推出“百年輝煌 初心記憶-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系列報道,追尋紅色足跡,訪當事人、憶當年事,遍訪雨城區內不同時期入黨的共產黨員代表,生動展示中國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凝聚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力量,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

        微信圖片_20210629165531.jpg

        共產黨員張曉麗:犧牲小我為病人  恪盡職守勇擔當

        張曉麗,女,1987年9月出生,2011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2年從川北醫學院畢業后,張曉麗回到家鄉雅安,在雨城區人民醫院工作,至今已有九年多的時間。通過在華西醫院和上級醫院進修,目前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工作和介入工作。

        從小追逐“白衣夢”

        張曉麗出身在石棉縣的一個農村家庭,小時候家里經濟條件不好,在她的記憶里,父母生病了,一般都是小病就拖,大病就挨,實在拖不下去就買點藥吃,很少有人去正規的醫院去看一次病。

        “當時我就想,以后一定要成為一名醫生,救治像父母一樣的病人,至少讓他們都能看上病!”張曉麗說道。

        帶著這樣的信念,張曉麗在2007年考入了川北醫學院學習臨床醫學,畢業之后,懷著對家鄉的眷戀,她回到雅安,來到雨城區人民醫院工作,一干就是近十年。

        微信圖片_20210629165610.jpg

        治病救人是我的職責

        心血管內科是急會診率最高,也是急診搶救概率最高的一科,因為心血管內科的病人,說發病可能就是一分鐘的時間,前一秒還好好的,后一秒可能就生命垂危。

        幾年前,張曉麗醫生遇到過一個石棉轉院來的急性心衰的病人,一天深夜他突發意識障礙,正夜班查房張曉麗接到通知,立馬飛奔到病床旁,一看監護儀提示“室顫”,情況危急!張醫生顧不上聯系家屬,也來不及做其他準備,立馬拿過除顫儀,直接貼在病人身上做了一次除顫,病人與死神擦肩而過,驚醒過來,大叫一聲:“張醫生,半夜三更你不睡覺,把我打醒干嘛?”張醫生哭笑不得:“我不打你,你就有點'危險'了!”

        事情過去五年多,那個病人早已康復出院,當初的緊急搶救如今也成了笑談。“如果晚一兩分鐘,這個病人可能就不在了,她的孩子也再也見不到媽媽了。”張醫生感嘆道,“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挽救的不只是一個病人,更是一個家庭,甚至好幾個家庭。”

        要學會和病人做朋友

        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數為老年人,有時候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向他們解釋病情,講述治療方法,叮囑注意事項,沒點包容和耐心是不行的。時間久了,張曉麗也總結出了一套和病人相處的方法,就是和他們成為朋友。

        每次去查房的時候,張醫生總是臉上帶著笑容,先跟病人們聊聊天。“今天吃了什么呀,有沒有去溜達?”“噢,你家孫兒過來了呀?長得真可愛!”病人也特別喜歡跟張醫生講講家長里短,“外孫女下個月就結婚啦!”“兒子給我買的新衣服,看看好看不!”

        關系親近了,病人們也會很信任張醫生,都認真遵照她的指導來配合治療。

        “病人生病本來就是一件難受的事,如果一見面就聊病情,那他們看到我都是愁眉苦臉的。所以多跟他們笑一笑,開開玩笑,也能舒緩他們的焦慮情緒,心情好一點,對于病情恢復也有好處嘛。”張曉麗說道。而她的笑容也換來了病人的真誠以待,“愛笑的張醫生”就是大家對她的親切昵稱。

        微信圖片_20210629165544.jpg

        看到病人臉上的笑容一切都值了

        臨床醫生工作繁忙,加班是常態。對于家庭很多時候都難以兼顧。張曉麗有個五歲的女兒,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紀,但張曉麗卻經常缺席。“每次學校舉辦活動,別的小孩都是爸爸媽媽陪著一起參加,而我總不在她身邊,想到這些還是挺難受的。”言談之間,可以感受到張曉麗很是內疚,“不過女兒還是很貼心懂事的,每次我上完夜班回家,她都會把電視聲音關小,還會叫爸爸小聲說話,說媽媽要睡覺了,別吵到她。”

        雖然工作辛苦,陪伴家人時間少,可對于自己這份職業張曉麗依然熱愛如初。“醫生這個職業就是這樣的,時間和精力更多是留給了自己的病人。”張曉麗說,“看到他們經過治療和照顧,病情慢慢好轉,臉上又恢復了笑容,我內心的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很美妙的!”

        從醫近十年的時間,見過太多病痛疾苦,張曉麗對生命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我覺得每個生命不一定會給你帶來奇跡,但都是值得被期待的。因為每個生命來到世界上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不管是新生的嬰兒還是臨終的老人,我們都應該懷著崇敬和感恩的心情去對待。”

        詢問病人身體狀況.jpg

        立足崗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正是秉持著這樣的態度,張曉麗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盡心竭力去救治每一個病人。“做好手里的每一件事情,不管是在臨床工作中還是在手術臺上,她都以最專業的能力完成工作,以最好的情緒對待病人,這是我作為一名臨床醫生,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張曉麗補充道,“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祝親愛的黨生日快樂!我也將一如既往地發揮黨員的積極性,做到恪盡職守,有召必應!”

        (彭勇)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横山县| 响水县| 麟游县| 青岛市| 顺平县| 瓮安县| 海宁市| 南澳县| 广河县| 武强县| 顺平县| 乌兰察布市| 红河县| 小金县| 都匀市| 达孜县| 岑溪市| 祁东县| 厦门市| 英德市| 罗田县| 平陆县| 新竹市| 开阳县| 右玉县| 石阡县| 绥化市| 渭源县| 宿迁市| 布拖县| 农安县| 道孚县| 南和县| 尉氏县| 徐闻县| 苍溪县| 通江县| 习水县| 贵定县|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