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雨城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切實按照要求統一思想認識,緊扣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統籌謀劃推進,嚴厲打擊各類非法捕撈行為,強力推動禁捕工作落地落實見效。
聯群眾 強內力 營造良好氛圍
印發全區天然水域實施全面禁捕的通告、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宣傳資料及海報6000份,通過分發各鎮(街道)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宣傳,在周公河、青衣江等重點水域、碼頭、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張貼宣傳資料,對垂釣人員進行“一對一”宣傳教育等多種宣傳方式,擴大群眾的知曉率;同步開展新聞媒體宣傳,大力營造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全民護魚,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通過大力宣傳,群眾保護水生生物資源的意識明顯提高。今年以來,區相關執法部門多次接到群眾舉報非法游釣及攔河網、地籠網等線索,都迅速進行了查辦;其中,通過熱心群眾提供線索,及時救助了1條約15公斤重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大鯢。
建機制 強巡查 肅清城區河道
按照健全雨城區長江流域禁捕長效管理機制的實施方案,壓緊壓實各有關部門(單位)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建立健全水上打、陸上管、市場查的執法監管網絡,織密長江上游禁捕防線,切實鞏固禁捕工作成果,確保“禁漁令”有效執行并取得扎實成效。建立禁捕工作聯席會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禁捕工作聯席會議,分析研判工作重點,落實工作任務。建立網格化管理體系,將城區河段劃分成7個網格,每個網格確定相應執法人員,確保巡查全覆蓋,突出重點水域和夜間重點時間段,開展不間斷巡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400余人次,執法車輛160余輛次,勸離垂釣人員200余人次,巡查河段1100公里,暫扣魚竿40余根。
聚合力 強實干 強化協同作戰
持續開展“四清四無”專項行動。開展“清網行動”,區農業農村局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區公安分局在城區范圍對漁具店違規銷售禁用漁具開展專項行動,檢查相關經營戶25家次;區農業農村局聯合區公安分局對雨城區一江六河天然水域內的攔河網、迷魂網、地籠網等進行清理,共收繳非法捕魚網具10余副100余米。開展“清河、清江行動”,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區公安分局和相關鎮街開展聯合執法行動14次,勸離垂釣人員100余人次,依法對2人采取強制措施,形成嚴管高壓態勢,起到了強大的震懾效果。開展“清船行動”,區交通運輸局牽頭指導鄉鎮自用船舶進行登記管理,加強對重點水域的執法監管,對“三無船舶”發現一艘取締一艘,做到“零容忍、全覆蓋”。在巡查中清理銷毀“三無船舶”1艘。
出鐵腕 重打擊 加大執法力度
推進打擊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打擊各類非法捕撈違法犯罪活動。聚焦重點水域和時段,依法嚴厲打擊查處“電毒炸”“絕戶網”等非法作業方式,依法嚴厲查處非法捕撈和經營利用國家、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以及生產性垂釣作業等行為。截至目前,查處涉漁行政案件3起,刑事案件2起,起訴1人,收繳漁網2副、生產性捕撈工具1套。
拓新路探機制 修復漁業資源
探索“行政處罰+生態修復”工作機制。組織非法捕撈人員開展生態修復活動3次,放流魚苗2500余尾,不僅對違法當事人起到了應有的懲戒,對非法捕撈行為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還通過放流活動,曝光典型案例,以生態補償方式開展普法教育,達到處罰一個、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時也對青衣江流域的漁業資源修復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開展涉漁行政處罰人員生態補償增殖放流
補短板 厚家底 提升執法能力
加快協助巡護隊伍建設,補充執法力量,提升漁政執法能力。面向社會公開招錄護魚員22名,組成護魚員隊伍,切實緩解執法人員緊缺的現實問題。在現有執法裝備的基層上,充分利用項目資金,緊急采購一批執法無人機、綜合執法箱、執法記錄儀等裝備,并實現執法現場相關數據信號與雨城區禁捕領導小組辦公室指揮部終端的技術對接共享。
抓放流 添活力 豐富魚類資源
為有效恢復青衣江漁業資源,完善魚類種群結構,改善青衣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今年6月6日全國“放魚日”期間,市區相關部門聯合向青衣江開展人工增殖放流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重口裂腹魚、本地珍稀土著品種齊口裂腹魚10.14萬尾,本地珍稀土著品種齊口裂腹魚1萬尾,鰱魚、鳙魚51.3萬尾,共計62.44萬尾。通過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在盤活水環境的同時,更改善了水中的生態環境,讓青衣江魚兒更多、江水更清。
(雨城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