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雨城區“兩優一先”榮譽獲得者事跡展(一)

        來源:雨城區委組織部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7-07 14:37:51

        以典型為引領以先進為榜樣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這歷史性時刻,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激勵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以先進為標桿、以典型為榜樣,矢志不渝踐行初心使命,為建設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凝聚奮進力量,從今天起,“靜美雨城”微信公眾號將對我區“兩優一先”榮譽獲得者進行集中宣傳和展示~

        讓我們一起向優秀學習向先進看齊

        微信圖片_20210707091642.jpg

        周聰,男,1979年6月出生,2001年10月參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現任中共雅安市雨城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區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他時刻以優秀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牢記黨的宗旨,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轉角色抓定位,堅守信念不動搖。2019年機構改革后,周聰任雨城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區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為使自己盡快進入角色,他從基礎做起,在較短時間內努力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崗位要求,一方面是虛心學習,把學習作為修身、養德、立業的根基,以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另一方面是深入調研帶隊深入80余個單位全覆蓋開展領導班子運行調研,了解各級黨組織基本情況和班子運行情況。作為常務副部長,他始終堅持全局觀念和責任意識,明確自身職責,注重當好領導的助手,虛心向其他班子成員請教,與部務會成員以誠相待,協調配合。

        守初心擔使命,危難之時顯擔當。疫情防控期間,他第一時間響應區委號召,抽調骨干力量到防疫指揮部,動員黨員干部到一線,迅速組建336支黨員突擊隊(服務隊),全力筑牢防控壁壘。主持研究出臺《激勵干部防控疫情八條措施》,極大地鼓舞了干部士氣。全區13個鎮街、16個重點防控卡點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現場檢查、詢問、處理,只有問題得到解決、責任落實到位他才能放心。面對“8·18”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侵襲,他迅速召集領導班子研究對策,動員組織8700余名黨員干部下沉草壩鎮搶險“一線”,組織開展“千名黨員清淤大會戰”,助力災后重建。作為突擊隊員,他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踏進惡臭厚重的淤泥,頂著烈陽、揮舞鐵鍬,重活累活搶著干,他用滿身的淤泥和疲憊的身軀詮釋一名黨務工作者的責任擔當和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

        履職責敢擔當,恪守本職不懈怠。作為一名長期奮戰在組工戰線的黨務工作者,他始終葆有高昂的工作激情,恪守無私的奉獻精神。帶頭鉆研業務,研究制定出臺“1+N”干部選拔任用制度體系和“1+N”干部激勵體系,顯著提升了選人用人的質量和公信力。基層遍布“棘手事”“矛盾窩”,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委實不易,不斷改進完善工作方式和方法,推動制度創新、工作創新,擦亮雨城黨建品牌。近年來,石馬社區“黨建引領·四治融合”社區治理、青青村社服務中心“四聯三益”黨建融合發展工作受到省委、市委領導的肯定,黨組織領導“三聯一化一支撐”社區治理經驗在全市推廣,雨城區被評為全省城市基層治理示范區。同時,他積極推廣“雨城菁英”計劃,深化實施“1+2+3+N”人才培養計劃,推進產學研用平臺建設并發揮應有作用,著力破解了“引才難、留才難”的問題。

        微信圖片_20210707091648.png

        畢健偉,男,漢族,1983年11月出生,2006年7月參加工作,200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雅安市雨城區上里鎮黨委書記。他以黨性為后盾,刻苦鉆研學習黨務知識,勤奮工作,拼搏奉獻,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率先垂范,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深得廣大干部群眾的稱贊。

        勇擔當砥礪進取。作為一名80后的年輕干部,他在基層黨務工作崗位上一絲不茍、腳踏實地。始終堅持將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明確黨委書記抓黨建主職主責,按照“一手抓黨建、一手抓發展”總體思路,把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和市委、區委安排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主持召開各類會議專題學習重要會議精神12次,開展專題宣講32場。壓實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抓黨建工作責任,規范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強化活動陣地管理,嚴格落實村干部坐班制和集中辦公制。實施“先鋒領航·全域提升”基層黨建攻堅行動,培育五星支部2個、頭雁書記3名。有計劃、按程序新發展黨員7名,按期轉正預備黨員15名。

        謀發展闊步向前。堅持黨建引領脫貧,立足區位優勢,五家村白馬支部與駐地部隊簽訂支部結對共建協議,以“軍民攜手、共促黨建”為主題,充分發揮駐地部隊優勢,不斷促進支部的黨建工作,助力脫貧攻堅。立足古鎮優質資源集聚的優勢,探索“上里古鎮商圈聯盟”,建立商家反哺機制,成立“志愿服務驛站”,推動商圈黨員服務群眾2000余人次,激發城鄉基層治理新活力,推動區域內經濟持續繁榮發展,全力推進旅游開發,助力鄉村振興。投入資金400萬元完成中省扶持集體經濟上里鎮貧困村聯建茶葉儲存倉庫建設項目。

        譜新篇引領發展。組建“一縱兩橫”網格化防控專項小組,鎮、村、組三級聯動,派出所、衛生院雙向發力,抓實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原則,堅持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開展。舉措有力成功應對三場特大暴雨災害,妥善轉移受災群眾1800余人次。堅持貫徹黨管武裝,規范民兵隊伍建設,成功創建省級“雙擁”工作示范單位。開展基層武裝部規范化建設,完成兵役登記366人,應征入伍17人,開展“八一”節現役及退役軍人軍屬走訪慰問533人。新征程揚帆起航。做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后半篇”文章,完成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和村民小組調整優化工作,由原來16個村調減為9個村,128個村民小組調整優化為75個,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推動各項工作全面落地落實。認真做好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嚴格按照日程安排,依法依規圓滿完成全鎮9個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村主任“一肩挑”工作,新當選的村“兩委”干部,年齡、知識結構更加優化,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微信圖片_20210707091652.jpg

        張煜,男,漢族,1979年06月出生,1996年12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退役軍人,現任雨城區河北街道挺進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他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無私奉獻立足本職工作,創新基層治理,強化服務意識,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戰斗力和創新力。

        突出黨建引領,以治理促管理。張煜堅持黨建引領,加強社區管理工作,全面推進社區建設。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組織覆蓋進小區、結對共建進小區、精準服務進小區”為主要內容,以“先鋒領航·幸福小區”建設為抓手,通過構建“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樓棟黨小組”14580組織體系,建強樓棟“兩長六員”等小區治理骨干隊伍,深化結對共建、“黨員雙報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等活動,實施黨員積分管理等工作,使自身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得到切實提升,小區治理和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小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強化為民務實,將服務送上門。為了讓居民真正感受到社區黨委、居委對大家的真切關愛,張煜組織班子成員對42個小區、大院進行認真細致的走訪、研判制定了適合不同小區、大院的個性“菜單式”服務進小區。采取“小區黨支部+社會組織”的模式,根據居民的困難和需求列出“菜單”,及時對接相應社會組織“接單”,例如水電維修、家政、法律咨詢等,通過印發便民服務卡、在小區宣傳欄進行公告等方式,讓小區業主廣泛知曉提供的服務,使小區居民足不出小區就能辦理,為小區居民提供方便。實現黨組織進小區、黨員進樓棟,黨建活動促治理,切實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不斷增強了小區居民的歸屬感。

        舍小家顧大家,“主心骨”顯擔當。在疫情抗擊中,他帶領社區一班人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的在第一時間摸排轄區內所有從湖北武漢返雅人員,真正做到不漏一戶一人,始終帶頭堅持在最危險、最關鍵的地方,有他的親自帶頭堅守,居民們對大院的安全很放心。在“8·18”特大暴雨災害中,他帶領黨員干部緊急轉移居民群眾14戶39人,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他全天候與社區黨員干部沖在最前線,在幾天幾夜中,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雙腳被水泡得發白,何時被石塊掛出了口子也渾然不覺,常常深夜還要去走一輪看看撤離的受災戶有沒有因想家而偷偷搬回去的情況。因為草壩也是重災區,家里災情也很嚴重,他連續接到家里打來幾次電話,但是張煜已顧不得多說,也無法顧及家人們的安危,匆匆掛掉電話又投入到社區抗洪搶險工作中去。他舍小家為大家,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急難險重、為民服務、組織管理、推動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員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雨城區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平原县| 固原市| 临沂市| 勃利县| 灵台县| 南澳县| 邯郸县| 宣城市| 若羌县| 神池县| 图们市| 西昌市| 旬阳县| 从江县| 大厂| 镇原县| 太保市| 南开区| 措勤县| 宁南县| 泰安市| 勃利县| 巴青县| 上饶县| 沧源| 东明县| 搜索| 资溪县| 花莲市| 阜宁县| 泸水县| 永康市| 蒙山县| 手机| 南城县| 新郑市| 绥阳县| 麻江县| 本溪| 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