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雨城區立足丘陵山區實際和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將業務工作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扎實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該區一方面強化責任,主動服務,讓群眾積極參與。“為滿足群眾對機械化農業生產的需求,我們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簡化工作程序,全面加強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管理服務。”雨城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工作人員廣泛走訪農機合作社、生產大戶等,了解群眾的購買需求。同時,通過新聞媒體、信息發布平臺等渠道,宣傳推廣適宜雨城區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引導群眾通過四川省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系統信息公開專欄和補貼產品查詢功能了解政策動態,扎實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另一方面,強化宣傳,上門辦理,讓群眾少跑路。按照“最多跑一次”工作方式,增強服務意識,暢通咨詢渠道,推行預約辦理。啟動區、鎮街、村(社區)三級聯動,宣傳推廣四川省農機補貼APP,提高補貼辦理效率,提升政策實施的管理服務水平,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今年以來,雨城區農業農村局指導群眾安裝四川省農機補貼APP800余次,受理農機購置補貼申請59份,補貼機具數量69臺,中央資金補貼總額21.051萬元;受理農機報廢補貼1份,補貼資金0.7萬元。
此外,強化管理,嚴格執行,讓群眾感受公平。“我們還建立了雨城區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專欄,實現全程透明操作,全方位接受社會監督;強化監管督查機制,將單人多臺套、短期內大批量、同人連年購置同類機具、區域適應性差的機具購置納入重點檢查。”雨城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單臺補貼額≥3000元機具、購買≥3臺補貼機具購機戶納入重點監管,采取“事前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的方式開展機具核驗服務,做到“見機、見人、見票、查參數”,確保購機真實性和信息一致性。
(鄭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