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位于雨城區晏場鎮新祥村的旭翔養殖專業合作社肉兔銷售同樣遭遇困境。在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與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采取微信、朋友圈等線上銷售方式,順利打開了銷路,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日,記者在旭翔養殖專業合作社繁育基地采訪時看到,一排排干凈的兔籠整齊排列,籠內關滿肥壯的肉兔。合作社的理事長羅光旭正在給兔子喂食,現場安靜而有序。羅光旭介紹說,目前在籠的肉兔有兩千多只,長勢都很好、很健康。
據了解,晏場鎮新祥村由屬省級貧困村,全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49戶共174人。2017年,在村支部書記(旭翔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的羅光旭和支部委員董光瓊的帶領下,新祥村的貧困戶集資成立了旭翔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肉兔養殖和銷售。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旭翔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養殖規模逐步提升,年出欄商品兔數量達2萬只,產值達到80萬元。村民們的收入增加了,新祥村也由集體經濟“空殼村”變成了“萬元村”。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原來的節奏。受疫情影響,雨城區的各個村實行了嚴格的出入管控措施,而此時的旭翔養殖合作社有400多只兔子急待出欄銷售,由于道路管控,長期合作的肉兔購買方無法到新祥村來拉運兔子,可兔子一天不出欄,就會多約一千元的飼料費支出;更棘手的是,此時合作社的飼料庫存只剩兩噸多了,如果沒有及時補給,只能維持三天的喂食量,面對這一情況,合作社理事長羅光旭心急如焚。
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新祥村第一書記張義科想到在微信上發布信息,聯系幫扶單位的干部職工和親朋好友們幫助購買部分肉兔。
網上銷售的模式一下子打開了局面,旭翔養殖合作社的兔子終于有了銷路。
羅光旭、張義科以及合作社的其他工作人員們忙碌起來,收單、宰兔、稱重、打包、貼標、配送,有時候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雖然辛苦,但看著滯銷的兔子一只只賣出去,他們心里的石頭也落了地。
與此同時,羅光旭也積極聯系飼料廠,辦理了健康證和通行證,自己開車去飼料廠拉飼料,解決了兔子飼料短缺的問題。
現在,旭翔養殖專業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兔子共計約1000只兔子即將銷售完畢,銷售收入達到5萬余元。羅光旭說,相比以往的銷售模式,線上銷售的實際收入是更多的。
區農業農村局也及時成立專班開展技術指導,幫助旭翔養殖專業合作社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搞好養殖生產。
據了解,旭翔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第三批約1000只肉兔在十余天之后也將出欄,旭翔養殖將繼續以微信為主渠道進行線上銷售。
有兔肉需求的市民朋友,也可以與合作社的負責人聯系,雨城區內可提供配送上門服務。
聯系人及手機號:
羅光旭:13981610275
張義科:1388088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