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區檢察院始終堅持共同體意識,注重整合社會資源,積極探索檢察機關與多部門合作的新思路,建設“三中心一基地”,努力實現共建共治共享,不斷提升法律監督保障力。
一、建設智慧便民型檢察服務中心,提供“全方位”法律監督服務。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建12309檢察服務中心,設置業務辦理、自主服務、立法建議收集、心理診所、調解等區域,融檢察服務、檢務公開、接受監督等多功能于一體,實現檢察服務便民化、智能化、高效化。大廳配置智能語音機器人,提供掃碼、法律文書查詢、法律知識解答、引導、解說等法律服務,并設置智能保管設備,便于管理并服務老年群體;室內、室外均設置法治宣傳教育區,可以讓群眾在等待、休閑時受到充分的法治教育。連續五次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
二、建設“藍金睛”辦案指揮中心,提供“無死角”案件線索。
緊盯危害轄區安全穩定、校園欺凌、校園安全、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實現對轄區內鎮(街)、醫院、學校、車站、森林、河湖等重點區域的全覆蓋監督,及時收集涉及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社區矯正監督、社會治理等案件線索,全面拓寬線索來源渠道,提升案件辦理的質效,目前已發現線索9件。正在設置重點社區矯正對象遠程監督系統,便于監督并為涉民營企業矯正對象提供優質的法律監督服務。在名山區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平安建設先進區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三、建設“藍精靈”未檢保護中心,提供“綜合性”權益保護。
引入區政法委、區教育局、區民政局等10家司法、行政和社會支持體系力量,成立“藍精靈”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中心,建立未成年人臨界預防、家庭教育、保護處分等有機銜接的分級干預制度,從開展法治教育、心理健康輔導、運動訓練、作業治療、公益活動參與等方面,最大限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今年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撫慰50余次。“1+2+3”“雙減”模式得到省檢察院充分肯定。
四、建設特色法治教育基地,提供“一站式”普法教育。
法治教育基地融憲法宣誓墻、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治苑、黨建苑、廉政苑、廉政教育基地、黨員宣誓墻等于一體,其中廉政教育基地系與區紀委監委合作,基地以“清正廉潔”為主題,展覽區主要設紀委監委辦案、檢察辦案、法院庭審、監舍等區域,配以警示標語、警示片,堅持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為全區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
(杜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