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深入推進“雙創”工作 共建幸福美麗家園

        ——雨城區石馬社區漢都華府小區環境在“雙創”中蛻變
        來源:雅安日報/北緯網 雨城區委宣傳部 作者: 發布時間:2020-04-13 09:13:50

        “這個住宅小區確實不錯,環境衛生搞得巴適,綠化也安逸!”近日,名山區委組織部組織人員在雨城區青江街道石馬社區漢都華府住宅小區參觀、考察,紛紛點贊漢都華府是環境優美的花園式住宅小區。

        漢都華府環境改變,是雅安市深入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的成果。

        包幫單位到大院進行周末衛生大掃除.jpg

        干凈整潔 綠樹成蔭

        近日,記者到雨城區漢都華府住宅小區采訪,因小區有了人臉識別系統,記者在該小區業主委員會副主任譚倫武引領下才進入小區。

        譚倫武介紹,漢都華府小區人臉識別系統是今年新增的設備,改變了過去誰都能進出小區的局面,疫情防控期間,該系統可謂“功不可沒”。

        記者在漢都華府住宅小區轉了一圈發現,活動區步行道干凈整潔,也沒有停放電瓶車,不少居民在戶外活動,有的坐在休閑長椅上聊天、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鍛煉、有的陪伴小孩在散步;綠化區花草芳香、綠樹成蔭,幾只小鳥在樹枝上飛來飛去……

        “現在,健身器材多了,花草樹木多了,亂丟垃圾的人少了……”坐在長椅上擺龍門陣的住戶張炳英說,漢都華府小區環境確實好了許多,與2年前相比,在衛生條件、公共設施、綠化亮化,以及居民思想觀念方面都有較大提升。

        “我2017年入住漢都華府,當時綠化差、衛生差,雜物隨意堆、電瓶車隨意停。”居民張女士說,是“雙創”改變了漢都華府居民的行為習慣,也改變了漢都華府的環境。

        聯包幫單位組織志愿者與社區一起參與衛生整治.jpg

        多措并舉 逐一破難

        漢都華府共有9棟樓1200多住戶,2017年陸續入住,居民人數多,人員結構復雜,行為習慣各異,給小區管理帶來挑戰。居民隨心所欲的行為,導致小區環境臟、亂、差,社區、物管等有關人員曾組織力量整治,但效果不大。

        自“雙創”開始后,石馬社區與“聯包幫”單位密切聯系,“動口”與“動手”相結合,通過入戶宣傳、發放資料、放壩壩電影等形式,講明開展“雙創”的目的意義。

        在社區和“聯包幫”單位幫助下,漢都華府成立了業主委員會,選出10多名熱心住戶參與;漢都華府黨支部開展“三亮”聚民心活動,黨員爭相為居民服務,每月進行民意測評,評出服務之星、調解之星、學習之星張榜公示;社區和“聯包幫”單位人員經常到小區開展衛生大整治、隱患大排查行動,清除衛生死角等,并開展好兒媳、好家庭、衛生先進戶、最美志愿者等評選和表揚活動;建立了老年活動中心,為80歲以上老人過集體生日、為60歲以上老人義務理發等。一系列舉措的實施,激發了居民參與“雙創”的積極性,幾十人加入“雙創”志愿者,一個個難題得以破解。

        漢都華府一隅.jpg

        鞏固成果 優化環境

        6棟一單元住戶魏某的愛人,經常撿拾廢品堆在樓梯間,“雙創”前,社區和物管人員多次上門做工作無果,“雙創”中,看到人人都行動起來了,她主動清走堆放在外的廢品。一些平時亂扔垃圾的人,也主動將垃圾扔進垃圾桶。不僅隨手丟垃圾的人少了,許多人還成為環境衛生的保護者,他們看到地上有垃圾,會主動清掃;騎電瓶車的人,也主動騎到停車場了……

        隨著漢都華府衛生狀況的改變,社區和“聯包幫”單位又著力進行環境打造。針對小區綠化樹下雜草叢生等情況,社區和“聯包幫”單位籌措資金實施綠化、美化,鏟除樹下雜草,補栽上花草。為滿足居民散步、休閑的需求,該小區還增添了休閑長條座椅,增加了健身器材。

        為鞏固“雙創”成果,優化居住環境,該小區計劃在公共區域建大型舞臺,為居民提供開展文化活動和住戶婚喪嫁娶時辦壩壩宴的場所,將漢都華府打造成“和諧文明、美麗幸福”的居民之家。(彭加權)


        責任編輯:李月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纳雍县| 井研县| 鹿邑县| 怀柔区| 武鸣县| 黎川县| 萨嘎县| 姜堰市| 奉节县| 凤庆县| 繁峙县| 长治县| 杨浦区| 新野县| 潼关县| 丰都县| 叙永县| 修武县| 田林县| 慈利县| 理塘县| 乐安县| 霍林郭勒市| 桐柏县| 进贤县| 阿鲁科尔沁旗| 江安县| 宝清县| 镇康县| 栾川县| 嘉义市| 富顺县| 福建省| 蒲城县| 肇源县| 崇仁县| 滨州市| 察雅县| 三穗县| 白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