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黛,茶園似海……隨著近日天氣轉暖,疫情防控形勢趨于穩定,雨城區晏場鎮代河村又開始熱鬧起來。清澈的晏場河邊,茶農正在采摘翠綠的茶葉,該村金色的小木屋旁,還有游客穿梭其間。
“如今,代河村農旅融合發展勢頭正如火如荼,但背后卻離不開雨城區、晏場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侯國華等鎮人大代表的持續發力?!碑數卮迕裾f。
“既有各級黨委政府的因勢利導,也有當地群眾轉型發展的選擇。”說起代河村的農旅融合,從2001年起就被選為晏場鎮人大代表的侯國華可謂知根知底。
原來,代河村海拔高,植被覆蓋率高,還有一條晏場河貫穿境內,村里氣溫也總要比市區低。每年夏天,便有許多游客前去消暑納涼,休閑旅游。農旅融合在代河村早有雛形,個別村民甚至因此成了晏場鎮率先富起來的一批人。不過,由于代河村距雨城主城區約50公里路程,地理位置過于偏僻,交通條件不佳,前往參觀的游客較少。此外,此地盡管景色很美,氣候舒適,但村里許多茶葉、蔬菜、林竹資源等,卻一直難以變成村民實實在在的收入,這也導致代河村的農旅融合并不充分。在以往,當地守著綠水青山,許多村民卻并沒見到金山銀山,個別家庭甚至還是深度貧困。
改變始于2013年。
“我們決定利用災后重建契機,把代河村旅游景點開發出來,將代河村的環境衛生加以改善,變零散發展為整村推進,讓農旅融合在代河村進行得更深入,讓農旅融合惠及更多村民。”在侯國華等鎮人大代表宣傳教育下,代河村大多數干部群眾都有了一致認識,那就是當地農旅融合中的關鍵是旅游要發展,因為只有游客來了,農業發展才能從容談起。
后來,根據民主集中制原則,代河村干部群眾擬定了一個計劃,那就是為了讓游客有一個愉悅豐富的旅游體驗,他們要把村委會周邊的零散茶園改造成觀光茶園,要把前往高疊洞景區的羊腸小道改造成石板路……
在雨城區、晏場鎮兩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修筑觀光茶園和石板路所需的人力、資金等很快到位。不過,雖然絕大多數人同意這些項目實施,卻并不表示此事就能一帆風順。
這時,人大代表來自人民群眾的作用和優勢就顯現出來了?!熬湍谜抻^光茶園道路來說,如果有一家人不同意占地,整個項目就要擱置或多花錢?!辈鑸@升級改造前,侯國華再次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到每一戶村民家中進行說服和協調?!坝慰蛠砹耍覀兊牟枞~是不是可以制成手工茶,足不出戶就能銷售我們的茶葉?我們的蔬菜是否可做成農家菜,不用大老遠背到街上去賣?漫山遍野的竹子、柳杉是不是不用作廣告,就有人幫我們推銷?損失的土地收益是不是可以通過其他渠道彌補回來?”侯國華就是用這些樸實易懂、簡單明白的道理,耐心去給村民們做工作的。
“起初,我并不同意修建這些項目,因為我覺得占自家土地后不能種植蔬菜糧食。但候代表卻上門積極勸說,最終使我改變主意,不然我就成了代河村發展的罪人。”村民宋玉兵說,相比茶園改造前,這些年代河村的游客數量有了顯著增長,盡管自家沒有開設農家樂,但因為旅游經濟帶來的紅利,地里茶葉再也沒出現滯銷的局面,甚至有游客到茶園里幫他采茶,減少了他的勞動付出。且茶園收入每年能達兩萬余元,這是種植玉米所不能比的。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4月10日,侯國華正在脫貧戶家中訪問,他要勸說其中部分脫貧戶,在疫情結束后不必急著出門務工,可在家發展與旅游相關的配套產業,因為代河村的旅游旺季(每年5月至9月)馬上就要來臨。
“向下宣傳政策是一方面,我認為人大代表還應積極向上反映群眾訴求?!痹诤顕A的心中,又在醞釀一個建議,他想把當地一處風景秀美的水簾洞游道也修通,那樣的話高疊洞將更有看頭。
目前,代河村境內有高疊洞瀑布、石板溝原始生態峽谷、海子山濕地等眾多風景名勝,年接待來此寫生的學生近萬人,年接待散客更是超過10萬人。(劉慶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