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雨城區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結合“雙創”工作重點、城市治理難點、群眾反映熱點,始終牢記為民初心,勇擔創建使命,把雙創“傳話筒”交在群眾手中、把群眾需求記在心中、把困難解決在行動中,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雙創”工作卓有成效。
民意征集 邁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雨城區圍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分片、劃區、定點”模式組織各級黨員干部開展入戶走訪和民意征集,并以此列出問題清單,排出項目實施進度表。統籌協調市區各級部門,完成新生路116號、城后路45號、城南巷等144條背街小巷綜合治理;完成規劃區內20座公共旱廁拆除和58座改建;完成城郊區域185座家庭旱廁封閉改造;完成城鄉公廁3座新建,14座改建。逐一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筑牢雙創基本功。
回應熱點 邁開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步伐
開辟微信公眾號雙創問題曝光舉報專欄,設立雙創問題市民舉報熱線,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和群眾反映熱點,實現線上線下良性互動。以問題曝光和熱點反映為重點,開展“1+N”聯合執法,完成農貿市場活禽“三分離”設施和“三防”設施改造提升,啟動騎門灶改造試點。簽訂“門前五包”責任書2.9萬份,城市環境秩序綜合整治全面鋪開。洗車場、停車場、短途客運站和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專項整治行動成效初顯。犬只清理、牛皮癬小廣告治理取得新進展,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達國標C級。城市環境秩序積極向好,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解決難點 邁開居民院落改造提升步伐
以“聯包幫”入戶動員為契機,向居民發放難點問題反饋“連心卡”,問題解決后回收群眾滿意“笑臉卡”,破解單一宣傳形式,實現雙向宣傳互動,提高群眾滿意度。以群眾難點問題為導向,修補、硬化居民院落破損路面,新建文體設施,新劃停車位4000余個,增補照明設施3000余處;完成341個居民院落綜合整治并長效管理機制,協助建立小區(樓棟)黨組織87個,自管委446個。細胞創建活力迸發,居民自治能力不斷提高。
“雙創”工作不是僵硬的踏正步,而是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雨城區將牢記為民初心,勇擔創建使命,繼續開動腦筋、創新思路,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雙創”工作再創佳績。(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