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縣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縣森林防滅火專職副指揮長劉曾斌,2021年1月任現職,他以實干踐行初心,以擔當承載使命,走出了一條符合威遠縣實際情況的森林防滅火新路子。
在身為林業職工的父母耳濡目染之下,劉曾斌算是“根紅苗正”的“林二代”,從小就對森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業后,憑著對綠色山林的深情與執著,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投身農林工作十余年,哪里樹林最密集、哪里存在火災隱患、哪個區片需要重點巡查預防?都刻在他的腦子里。
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進角色、調狀態,理清工作思路
2020年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開始后,劉曾斌臨危授命擔任指揮部專職副指揮長崗位,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厘清細化各單位職責、建立常態化會商機制,推動縣、鎮、村三級落實森林防滅火責任,將防火責任落實到山頭地塊,督促全縣森林撲火隊伍保持高度戒備,高效妥善處置早期火情。
劉曾斌說:“森林滅火沒有固定模式,打的是戰術,火場一定要與戰法結合,不能以一個戰法應付不同火場,必須機動靈活。”在他的努力下,威遠縣不斷健全完善群防群治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建立“2+1+N”和“十戶聯保”的責任體系,優化森林火災撲救工作流程,先后制定了威遠縣處置森林火災應急響應工作流程圖、現場指揮員滅火指揮流程圖、火場前線指揮部組織指揮流程圖等操作性強的工作機制。
以“事事緊抓不放”的緊迫感,夯基礎、修設施,提高預防能力
威遠縣森林覆蓋率高,植被繁茂,物種豐富,森林防滅火形勢嚴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防火設施陳舊老化、防火通道年久失修等諸多不利因素,劉曾斌積極協調市、縣主管部門強基礎、補短板、除隱患,全面推進智能監測預警、以水滅火工程、防火道路、集中區焚燒池等各項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設施體系、全力推進建設進程、全面促進高質量發展,堅決守牢森林防滅火安全底線,扎實推進森林防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進程。
經過不斷努力,威遠縣新建改建防火通道87公里,新開設防火隔離帶312公里,新建100立方米森林消防水池41口、直升機停機坪1個,并在重點林區和重點部位投入2立方的移動儲水罐15個,安裝林火預警監測系統11套,實現重點林區火情自動探測和自動報警,新建靠前駐防營房800平方米、訓練場地400平方米,減少隊伍撲火驅動半徑,提高應急處置速度。
以“事事落實到位”的執行力,建隊伍、做保障,提高撲救能力
在威遠縣國有林場半專業撲火隊伍的基礎上組建了威遠縣森林專業撲火隊,但全隊僅有10名隊員,為此,他找領導、跑經費,組織隊員招聘、擬定隊伍管理辦法、提高隊員待遇、加強日常教育管理,確保森林火災來臨時“拉得出、打得贏”,在他的努力下,縣森林專業撲火隊擴充至50人。“撲火隊員有了,還要加強技能培訓”,于是,他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縣森林專業撲火隊骨干力量前往甘阿涼一帶學習先進經驗,邀請四川省教官團來到威遠對縣級專業、鎮級半專業森林撲火隊伍開展技能培訓,不斷提高隊伍撲救能力。
他看到撲火隊伍簡易的撲火裝備時說:“隊伍人有了,但是裝備水平太低了”,便又開始四處爭取資金,為縣森林專業撲火隊配備專業化裝備1616件套。“裝備配足了,技能戰術也要跟上”,為破解森林滅火難題,劉曾斌又開始謀劃提高技能戰法,通過多方考察,最終確定以水為突破口,大力推行“以水滅火”技戰法,他常說:“缺什么、補什么,什么弱、練什么”,要求各級撲火隊伍會拆、會裝、會查找毛病“三會”,以及熟練機械、熟練戰術“兩熟練”的要求,在強化專業知識理論學習基礎上,開展實戰訓練,確保隊員們熟悉戰術,熟練使用裝備,今年以來,他先后組織各類培訓、演練20余次。
櫛風沐雨自擔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劉曾斌擔任森林防滅火專職副指揮長以來,全縣各鎮、國有林場、重點林區、景區沒有發生一起森林火災,沒有出現過一起人員傷亡事故,全力保障了威遠縣生態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通訊員 肖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