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內江市應急管理局:筑牢“三道防線” 防汛備汛忙

        來源:內江市應急管理局 作者:自然災害救援科 發布時間:2024-07-14 10:56:27

        每年7月下旬和8月上旬,俗稱“七下八上”,是內江市防汛減災最緊張、最關鍵的時期。近日,內江市氣象臺發布短期氣候預測,預計今年主汛期,內江市降水量較往年同期偏多1~2成,有可能出現階段性汛情和洪澇災害。

           “大戰大考”在即,內江市應急管理系統繃緊“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思想之弦,未雨綢繆、多措并舉抓實抓細救援隊伍、物資儲備、監測設施等防汛備汛工作,切實筑牢“人防、物防、技防”三道防線。


           “人防”:盯緊氣象預報 擰緊防汛“安全弦”

           連日來,內江市氣象臺發布多條短時暴雨或強降雨預警。為全力防范應對雨情,內江市應急管理局聞“汛”而動,全員進入防汛減災工作狀態,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企業生產順利進行。

           7月10日,在得知當日最大降雨出現于東興區白合鎮蘇家村,且累計降水為226.4 毫米后,內江市應急管理局領導當即帶隊,前往東興區白合鎮、石子鎮、楊家鎮開展防汛督導檢查,確保災后巡查排查、避險轉移等工作有序開展。 


        1.jpg

        結合預警提示,為認真落實“喊醒叫應”“三避讓”和“三個緊急撤離”剛性要求,提高全民防汛減災意識,進一步檢驗在夜間環境突發洪澇災害時的應急響應能力、協同作戰能力和指揮調度水平,確保在夜間突發洪澇災害時能夠迅速、有效地應對,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資中縣22個鎮陸續開展了夜間防汛減災應急演練。

        筑牢防汛減災第一道防線,人防是關鍵。

        內江市優化調整“1+1+7+N”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加強42支市級救援隊伍、258支縣級救援隊伍、8類專家隊伍等防汛隊伍管理;調整更新山洪災害監測員1036人、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236人、災害信息員2300人,建立起直達基層責任人的暴雨預警叫應機制。

        各地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聯演聯訓,組織開展防汛業務培訓2185場次,舉行抗洪搶險、轉移疏散等演練2636場次,真正做到以演促練、以練備戰。

        內江市應急管理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落實防汛減災工作責任,強化值班值守檢查,加大對防汛重點點位的巡查檢查力度,以更高工作標準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技防”:用好技術平臺 奏響防汛“安全曲”

        早發現,才能早處置。內江市應急管理局扎實推進監測預警能力提升,建成了4個國家氣象站、144個區域自動氣象站、1個大氣電場觀測儀、1個X波段雙偏振雷達,實現地面氣象預測全面自動化;建成了水文、水位站18個、水位遙測站20個、雨量站73個、水庫大壩雨水情監測設施221座、山洪地質災害災害自動化監測站584個,實時掌控災情變化。

        新建水庫大壩雨水情監測設施85處,分別落實293座土石壩、36座病險水庫和38座水電站運行措施。同時,加密8個山洪災害高風險區和12個2000人以上危險區水情預警;落實38條跨界河流聯防措施,實施57個臨河低洼點動態監測,新建河流遙測水位站20個。

        內江市已整合應急、水利、氣象、城管、自規等10個部門信息資源,完成全市河道監控系統、城市管理監控系統、地質環境“一張圖”系統、天氣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平臺、水情信息服務平臺的數據對接,搭建起應急管理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了數據融合共享,進一步提高了汛情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水平。

        不僅如此,內江市圍繞構架“地空一體、動靜結合”的應急指揮通信體系,按照“有線+無線+衛星通信”建設思路,建成固定窄帶數字集群基站1個、移動數字集群基站1個,配備動(靜)中通衛星車5輛、通信指揮(搶險)車28輛、衛星便攜站7個、衛星電話270部、無人機89架、對講機242部、布控球及單兵圖傳設備21部,實現了高效處置救援,打通應急指揮通信是關鍵。

        目前,內江市已初步實現“空、天、地”立體應急通信模式,切實打通了高效應急指揮“最后一公里”。


        “物防”:夯實物資基礎 筑牢防汛“安全堤”

        “我們要趕在暴雨或強降雨來臨前,重點檢查一下基層物資儲備情況。”7月4日夜間,內江市應急管理局組成檢查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突擊檢查了資中縣多個沿河鎮的防汛物資儲備、值班值守、預警“叫應”等情況。


        2.jpg

        內江市堅持“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建強“1+4+N”市、縣、鎮三級物資保障體系,儲備帳篷、折疊床等救災物資12.36萬件(套),爭取省級前置物資2.28萬件(套);配強抗洪搶險救援裝備,儲備工程、排澇、水域救援等裝備設備1.8萬件(套),爭取項目資金9297萬元,購置水域救援、抗洪搶險、綜合保障等搶險救援裝備3979臺(套)。

        “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用時無備。”內江市應急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大戰大考”來臨,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對救災物資使用情況盤點統計、補充更新,加大降雨集中區物資前置調配力度,特別要充分考慮“三斷”等最不利情況,保持衛星電話通暢、應急物資充足,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調得出、頂得上。(自然災害救援科)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阳市| 驻马店市| 彰武县| 社旗县| 平和县| 报价| 上饶市| 繁昌县| 察雅县| 富蕴县| 大名县| 景德镇市| 卢湾区| 瑞金市| 武宁县| 顺昌县| 池州市| 莒南县| 绍兴市| 东台市| 房山区| 嵩明县| 日照市| 成安县| 镇巴县| 武陟县| 朝阳市| 苗栗市| 分宜县| 永德县| 赤城县| 苍山县| 岚皋县| 海盐县| 昌乐县| 崇左市| 武宣县| 郴州市| 商南县| 榆林市|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