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們是鄰水縣應急管理局嗎” ?“我是應急管理局辦公室的張洺豪,請問您有什么需要幫助的” ? “我是太和鎮普新社區三組的朱加兵,我家養有300多頭羊子,由于近段時間久晴高溫,山上的泉水干枯了,要從10公里外的地方運水,由于我們這里山高,路遠、面窄、坡陡,急轉彎多,每次運水量小、難度大,可謂杯水車薪。我想請求您們幫助應急解決引水管,謝謝”!……
“好的,我馬上向領導報告您反映的情況”。9月7日上午11:20, 經請示局領導同意后,張洺豪庚即聯系鄰水縣城的水管門市。由于門市只有少許庫存,無法滿足1000米需求。救急如救火,沒有飲水,幾百頭養子有被渴死的可能,無論如何得盡快找到貨源,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經多方打聽,終于聯系到重慶廠家“公元管道”,庚急發貨(PE32/1.6)。
8日8:40,鄰水廣發物流通知到貨。張洺豪立即與應急救援隊員甘勇兵、陳博,一起到物流公司取貨上車,顛簸一小時20分,將水管送到朱加兵家。
朱加兵的家,住在海拔830余米的土地埡口,一派4間土坯房,住房斜對面建有兩處羊圈, 350余平方米,圈養350頭羊。
朱加兵,39歲,高中畢業后,由于家庭比較貧困,沒有繼續學習,到廣東務工,希望通過務工早日改善家庭生存條件。其父朱興云在家一邊務農,一邊利用山區有利條件養羊,起初零星養殖幾頭,2001年,政府政策扶持,加之多年積累的經驗,開始逐年擴大養殖規模。2011年,達200余頭,其父經營不過來,朱加兵回家接過父親的事業,走上了養羊致富路。
朱興云養殖的是南江黃羊,生長慢、個體小、出肉率較低,一年只有70斤/只左右,出肉率只有40%。2012年,朱加兵引進南非“波爾”優質羊種繁殖飼養。“波爾”不僅生長周期短,而且個頭大,出肉率較高,從羊崽到出欄,只需7個月,體重在150—200斤左右/只,出肉率在高達60%。毛重銷售價在20—30元/斤,一年純收入可達12萬余元,遠比在外務工強。眼見養羊才有盼頭,今年又遇見高溫干旱,斷了水源,難倒了朱加兵。
養羊必須有充足的清潔衛生水源作保障,山區物無污染,飼養羊子是理想的場所,雖然每年都有高溫伏旱天氣,但今年高溫天氣不僅持續時間較長,更為嚴峻的是自8月下旬以來,一直處于高溫橙色預警,而且高溫仍在持續。朱加兵以前引用土地埡口后山山泉水枯竭,靠運水難以解決幾百頭羊子飲水問題。為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一難題,他想從1公里外的另一個山頭—大田角處引水。于是,他包著試試看的想法,撥通了鄰水縣應急管理局辦公室的電話,請求幫助解決引水管。
8月8日上午10:20,當張明浩一行將水管送到朱加兵家時,這么快的速度,朱加兵不敢相信。面對眼前的水管,他深有感觸地說,社會會主義好,共產黨的干部好,哪里群眾有困難,他們就會及時出現在哪里,這不,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將我需要的引水管免費安全送達,解決了我長期無法解決的難題,他們無愧是我們老百姓的及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