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鄰水應急局黨委開展“追思先烈 清明祭掃”主題黨日活動

        來源:鄰水縣應急局 作者:包福安 發布時間:2022-04-01 10:07:46

        3月30日上午,春雨如絲。鄰水縣應急局黨委組織局機關黨支部、藍天救援隊黨支部、金億煤礦黨支部等60名黨員,來到該縣石永鎮古路社區的古路口“抗戰英烈紀念碑前”,緬懷鄰水抗日陣亡將士,開展“追思先烈 吾輩自強 清明祭掃”主題黨日活動。

        上午10時,全體黨員統一乘車到達古路口“抗戰英烈紀念碑”前,大家整齊排隊,局機關黨支部、藍天救援隊黨支部、金億煤礦黨支部分別向紀念碑敬獻花籃后,全體黨員向英烈們默哀,接著,在局黨委書記、局長陽宏偉的領誓下,60余名黨員在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再次表達了對黨組織的莊重承諾,并依次向紀念碑的烈士們敬獻鮮花,大家莊重肅穆,繞紀念碑一周緩緩走過,一行行抗戰英烈的名字映入眼簾,仿佛當年戰火紛飛年代的英烈們,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迎著槍林彈雨,不懼敵機的狂轟濫炸和坦克大炮的呼嘯,前赴后繼,英勇向前的畫面就在眼前......

        QQ圖片20220401100809.png

        (敬獻花籃)

        祭奠儀式結束后,大家一起動手,在紀念碑林間空隙種上了15棵塔柏,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給紀念碑掃墓,清除紀念碑陵園的雜草,讓紀念碑陵園永遠保持干凈整潔。之后,到該社區三組慰問了93歲抗美援朝老兵馮忠發。

        為何廣安選擇在這里修建“抗日英烈紀念碑呢?

        當年的古路口,是上萬名抗戰將士出川抗日的必經地之一。

        川軍抗戰是一段彪炳千秋的悲壯史詩。八年抗戰期間,350萬四川男兒奔赴抗日前線,以64萬人傷亡的慘烈代價,同全國軍民一道,最終迎得抗戰的勝利,各屆公認“川軍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

        QQ圖片20220401100832.png

        (默哀)

        全面抗戰爆發后,近10萬廣安優秀兒女滿懷保家衛國的使命,前仆后繼,走向抗日正面戰場、敵后戰場和印緬戰場,為爭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浴血奮戰,3000余人舍命抗戰疆場。鄰水縣出川抗戰軍人達22214人,其中陣亡的702人名列“中華民國”忠烈將士姓名錄,代表人物有國民黨104師少將副師長陳紹堂、中校副團長段顯榮等,鄰水抗戰是廣安抗戰、四川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7年抗戰爆發后,鄰水縣出征人數就達1400余人,當年有29人為國捐軀。1938年,鄰水縣每月征兵額增至350至500余人,全縣又有近5000名青年奔赴前線,當年114人陣亡。在抗日陣亡將士中不乏有3師18團2營5連上等兵劉少全(1922—1939),年僅17歲就犧牲在抗日戰場上。

        QQ圖片20220401100854.png

        (重溫入黨誓詞)

        抗戰期間,廣安各地均開展了紀念活動,修建了一批紀念設施。在鄰水縣檔案館如今還收藏有一份國民政府鄰水縣參議會籌建該縣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公函,成為當時修建抗戰紀念碑的珍貴檔案資料。

        QQ圖片20220401100915.png

         (縣政協文史委員講解抗戰英烈紀念碑建設歷程、四川將士出川抗戰史)

        1938年第一個“七七”紀念日,該縣永興鄉(新中國成立后改名為古路鄉,鄉政府駐地古路口)全體民眾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自發修建了一座“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該碑保存至今,是廣安市現存的唯一一處抗戰紀念碑,廣安抗日英烈紀念于此修建。   

        “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位于鄰水縣石永鎮古路社區八組的石板坡處,坐東北向西南,青石質,碑高1.62米,寬1.03米,厚0.145米,四周松柏郁郁蔥蔥。碑正面鉆刻楷書,題“抗日陣亡將士殉國紀念”,正中大字“浩氣長存”,上端中心位置刻向日葵圖案,碑身四周為螺旋狀花紋,寓意中國的抗戰是正義之戰,全國人民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最終一定會戰勝日本帝國主義,贏得抗戰的勝利。也充分表達了古路口人民的抗戰信心和決心。落款“公元一九三八年七七紀念日永興鄉全體民眾敬”。該碑背面原無文字,在文革時期加刻宣傳口號,上部中間為鉆刻五角星,中部從左至右刻“毛主席語錄”五個大字,下部從右至左豎刻毛主席語錄《嚴重的教訓》一文中的按語“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在社會經濟制度發生根本變革時期,尤其是這樣”等文字。

        QQ圖片20220401100940.png

        (植樹)

        此碑最初建在原古路鄉政府駐地,1999年因鄉政府重修辦公樓移至距鄉政府東200米的語錄坪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不忘國恥,2015年由鄰水縣民政局牽頭,再次將古路口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搬遷至古路鄉鹽河村十三組(現石永鎮古路社區八組)石板坡處,并在距紀念碑10米的上面一臺地上,用大理石新建了一座高大的“抗日英烈紀念碑”,落款:二00五年九月三日抗戰勝利紀念日。新建紀念碑高約10米,碑長3.8米,寬2.7米,紀念碑前為青沙石板鋪面的30平米壩子,紀念碑正對西面修有一個八角亭。新建紀念碑對鄰水將士出川抗戰情況作了簡介,將鄰水704名抗日英烈名錄刻在紀念碑墻面,供人們緬懷、瞻仰。2019年3月,廣安市人民政府將古路口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路口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碑石雖小,卻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也是廣安境內現存最早、唯一一處紀念抗戰陣亡將士的紀念碑,是鄰水人民參加抗日并作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實物證明,更是不可多得的能代表川軍出川抗日事跡的寶貴抗戰文物。此碑在改革開放后因社會建設被多次遷址,成為重要歷史事件和社會發展變遷的記錄和見證。

        這塊飽含鄰水人民對抗戰英烈深切緬懷的古路口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與新建的抗戰英烈紀念碑,是弘揚和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統一戰線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是人們緬懷抗戰先烈的重要紀念場所。

        QQ圖片20220401101028.png

        (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在清明即將到來之際,鄰水縣應急局黨委組織所轄黨支部黨員開展“追思先烈 吾輩自強 清明祭掃”主題黨日活動,旨在通過緬懷先烈,教育廣大黨員要銘記歷史、不忘國恥,將抗戰精神融入到工作、學習之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履行應急人職責,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扎實工作、頑強拼搏,在新時代應急管理工作中勇于新擔當,新作為。(包福安



        責任編輯:陳九林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昌邑市| 双流县| 肃北| 光山县| 华安县| 丰顺县| 永丰县| 山阴县| 建湖县| 江门市| 米林县| 双柏县| 长阳| 保亭| 渭南市| 广河县| 盐池县| 织金县| 河池市| 汉寿县| 淅川县| 卫辉市| 泽州县| 雷山县| 招远市| 定襄县| 万山特区| 安化县| 沙雅县| 青阳县| 汉阴县| 九江市| 子长县| 梅河口市| 衡阳市| 成都市| 互助| 桃园县| 玉屏| 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