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資中縣活躍著這樣一支社會救援隊伍

        來源:內江日報I內江 四川法制網 作者:張小琴 高 琦 發布時間:2024-01-18 21:37:26

        在洪澇、森林火災等各類自然災害面前,作為資中社會應急救援力量,資中天雷救援隊建隊一年多來,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堅定政治信念;強化綜合訓練,提升隊伍水平;以擔當詮釋初心,實干踐行使命,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危急時刻,決心打造民間救援隊伍

        “你知道資中天雷救援隊嗎?”近日,走在資中縣街頭,記者隨機向群眾了解是否知曉天雷救援隊,得到的答復很暖心,“志愿救援隊嗎?他們隊伍中有我的侄兒,我們親屬都支持他去。”“這個隊伍不錯,里面的人都是利用工作之余志愿參與的。”


        1.jpg

        趙軍(左二)在訓練現場指導


        資中天雷救援隊隊長凌大津介紹,這支隊伍的成立,緣于資中縣應急管理局局長趙軍的一個想法。

        2022年盛夏,四川遭遇極端高溫干旱天氣。8月14日20時,資中縣雙龍鎮鏵頭場村和重龍鎮歇山廟村交界處發生1起荒火,已經太長時間沒有得到雨水浸潤的雜草干枯易燃,現場濃煙滾滾,火勢迅速蔓延。

        離火點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有三戶人家。“要盡快將火撲滅,不能讓村民丟了家園。”在現場指揮滅火的趙軍,顧不上撲面而來的滾滾熱浪,不斷趨近火點的他,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午夜時分,大火終于被撲滅了。

        “災害發生時,怎么才能最快處置,最大限度減少傷亡和財產損失?”望著火場留下的灰燼,還沒好好休息一下的趙軍陷入了沉思。這時,面前走過的十幾個協助搬運打火裝備和物資的村民,讓趙軍找到了方向——動員群眾參與,組建一支社會救援隊。

        “資中縣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不足,迫切需要補充救援力量,打造一個屬于資中縣民間社會救援力量的品牌,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有了頭緒的趙軍暗下決心,一定要盡快吸納“志同道合”的民間救援力量參與隊伍組建。


        堅守信念,成功組建天雷救援隊

        從一個想法到真正落地,并不容易。游說人加入這個沒有工資報酬、還需要自己貼錢補貼生活的隊伍,就是擺在眼前的第一道難關。

        趙軍最先想到的是周紅軍。2020年,趙軍和周紅軍在一次地震演練中相識,當時周紅軍是內江市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在演練現場的優異表現讓趙軍印象深刻。當他得知周紅軍是資中人后,托人找到了周紅軍,并留下了彼此的聯系方式。


        2.jpg

        水上救援訓練


        2022年10月,接到趙軍電話后,周紅軍覺得很意外——大家萍水相逢,對方又是領導。得知趙軍的來意之后,周紅軍果斷拒絕了:“從零開始組建一支隊伍,難度太大了,幾乎是不可能的。”

        趙軍沒有放棄,第二次見面時,趙軍拿出了滿滿的誠意:上百頁的計劃書,包括組建方案、運營模式、裝備人員、訓練內容等。最終,經過5次的游說后,周紅軍終于松了口,成為救援隊第一個“入伙”的隊員。

        最終,由商戶20人、公務員16人、醫護3人、上班族20人、警察2人、退役軍人30人、滴滴司機2人、國企職工3人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組成了資中天雷救援隊,并于2022年11月25日注冊成立。

        “取名天雷,就是想體現救援速度,時間就是生命,與時間賽跑。”趙軍告訴記者,2023年4月,資中縣新橋鎮發生山火,縣應急管理局接到險情報告后,第一時間通知資中天雷救援隊,救援隊派出10人最先趕到現場,運用無人機勘查,風力滅火機和以水滅火戰法滅火,為阻止火勢蔓延起到了積極作用。


        聽從調令,積極參與救援

        隊伍建起來了,如何運轉?“資中天雷救援隊是資中縣首個主要利用非國有資產、志愿組建、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救援組織,目前注冊志愿者有105人。”凌大津介紹,救援隊主要協助政府或獨立開展應急救援和地質災害、洪水、山地、疫情防控等救災服務。隊伍在資中縣22個鎮都招募了2~3名隊員,一旦發生險情,由縣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調度,若需要出險救援,便由應急管理局命令調度救援隊,按照就近原則派隊員第一時間到現場救援處置。


        3.jpg

        參與水中打撈救援


        為了在救災中起到“幫忙不添亂”的作用,救援隊實行半軍事化管理,隊員平時根據工作生活時間安排參加水域救援、火災撲救等訓練,一個階段訓練一個科目,等到該階段科目合格后才能進入下一階段訓練。

        隊伍建成以來,救援隊隊員參加了2023年全省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應急力量骨干實訓班、2023年四川省紅十字應急救護師資(內江片區)培訓班、資中縣救護員培訓班、全國《應急救援指揮官》救援隊長負責人綜合能力提升研修班等,學習安全、救援技能、防災減災等知識,開展救援領域的交流和志愿活動,先后參與龍江鎮、新橋鎮、重龍鎮荒火險情處置,以及資中縣污水處理廠車輛打撈、沱江河打撈等救援工作。

        救援隊已通過中央電視臺、內江市2023多災種綜合應急實戰演練、內江市2023年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實戰演練、2023內江市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資中縣2023年119消防宣傳月啟動儀式,向全國人民展示了救援實力。

        凌大津介紹,下一步,救援隊將繼續按照當前運轉模式,組織各類技能訓練,提高隊伍實戰能力的同時,積極參與救災服務,踐行初心使命,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貢獻力量。(記者 張小琴 四川法制網 高 琦)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安市| 龙海市| 广水市| 长泰县| 巴彦县| 应用必备| 太保市| 仙桃市| 通渭县| 泗阳县| 旬邑县| 晋中市| 湛江市| 仪陇县| 柯坪县| 拜城县| 娄烦县| 抚顺市| 呼和浩特市| 洛浦县| 宜宾县| 盐亭县| 遂溪县| 铅山县| 曲沃县| 怀柔区| 洛川县| 通城县| 涞水县| 仲巴县| 南靖县| 聂拉木县| 景德镇市| 东平县| 油尖旺区| 平塘县| 朝阳区| 信阳市| 天祝| 朝阳县|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