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人民法院立足主責主業,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對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困難事、煩心事,從“小問題”入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糾紛“耐心”調解。依托“大調解”格局,通過訴前調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等方式,降低矛盾糾紛風險程度,降低群眾訴訟成本。年初至今,共調解訴訟案件2434件,調解成功(含撤訴)1381件;立案前委派調解119件,調解成功26件;立案后委托調解516件,調解成功486件。界市法庭通過多種途徑尋找被告聯系方式,苦口婆心做通被告工作,成功調解12起農民工討薪案;胡家法庭成功調解一起拖欠租金達3年的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從立案到結案只用了7天。
小案款“知心”執行。不論案件標的大小均認真對待,嚴格落實執行措施,始終堅持把好維護司法權威、保障民生權益最后一道關口。在大要案執行上毫不手軟,3月12日,到涼山甘洛將150余噸,價值200余萬元的鋁錠執行裝車運回;在小標的案件執行上突出“快”“準”,5月8日立案,5月27日即將2.1萬元執行到位。3月1日至5月20日,隆昌市法院共收取執行案款1030萬元,發放1680萬元。
小案件“用心”宣傳。小案件更貼近民心、關系民生。今年,隆昌市法院通過選取鄰里糾紛、贍養糾紛、販賣毒品等典型案例,開展進村、入校巡回審判7次。為提升企業員工法律素質、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送法進企業30余次。邀請隆昌七中、第二初級中學200余名師生到院參加案件旁聽,“零距離”接受禁毒普法教育。緊抓新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施行契機,法治副校長到學校開展法治課堂11次。與隆昌交通廣播電臺聯合制作普法節目3期,對民間借貸糾紛、交通事故糾紛、合同詐騙進行釋法明理。
小困難“細心”幫助。通過信息化手段讓人民群眾少跑步,數據多跑路,年初至今,通過網上立案、跨域立案1048件。提升辦案效率,簡化流程,實現20分鐘為異地當事人立案2件。
對殘疾人、低保戶、五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人員”減免緩交訴訟費,今年以來,按程序核準緩交訴訟費50248元。
小便民“熱心”服務。拓展服務方式,在復印檔案材料較多時,采取光盤刻錄“綠色”模式,自3月實行該項措施以來,為案件查詢單位及個人刻錄光盤10次,節約紙張4000余張。為省內異地當事人通過法院內網辦公平臺提供檔案查詢2次。為軍人、老年人、殘疾人開通綠色訴訟通道,為殘疾人上門立案1件。石燕法庭因當事人行動不便,上門辦理授權委托。(秦友君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