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法庭在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揭牌成立。這既是全國也是四川首個大熊貓國家公園法庭,標志著四川法院初步構建起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相關司法保護工作的新框架,開啟了四川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新征程。
四川高院王樹江院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張海清副主任,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段兆剛副局長,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管理局陳宗遷副局長,阿壩州人大常委會張通榮副主任,州林草局馮宇局長,阿壩州法院秦海院長和汶川法院侯定云院長共同為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法庭揭牌。
揭牌儀式由阿壩州法院秦海院長主持。阿壩州人大常委會張通榮副主任和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段兆剛副局長在儀式上分別致辭,四川高院辦公室徐家雄主任宣讀了批準設立文件,四川高院王樹江院長發表講話,汶川法院侯定云院長作表態發言。
王樹江強調,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法庭,構建與瀕危物種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康養汶川旅游業發展相適應的司法服務體系,是加強瀕危物種司法保護的迫切需要,更是司法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王樹江要求,一是要踐行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初心使命。當下,人類中心主義的環境觀和粗放型發展理念已不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人與自然的發展規律,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對人民法院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使命。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履行生態司法保護職能,為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筑起最嚴密的法治屏障。二是要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成立,生產空間、生態空間、生活空間的重新定義與交疊,必將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產生重大影響,也必將隨之產生大量全新的司法需求,引發更多的司法理論和實務問題。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嚴厲打擊針對大熊貓的環境資源犯罪,穩妥高效審理相關矛盾糾紛,以更加嚴實的要求、嚴格的標準、務實的舉措,切實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生態利益,讓法庭真正成為滿足群眾訴求、保障群眾權益的橋梁紐帶。三是要提升生態治理法治化的能力水平。治民無常,唯法為治。必須秉持系統思維和全局視野,不斷提升司法參與環境治理效能。要在司法裁判中嚴格落實“綠色發展”“保護優先”理念,提升裁判方式的恢復性和精準性、裁判結果的警示性與教育性,有效發揮法治引領作用。要不斷完善環境資源審判制度機制,“以點帶面”推動全州環境資源審判能力水平提升。要深入打造“四圈四同”品牌,進一步推動完善生態保護多元共治機制,為生態治理法治化貢獻司法力量。
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阿壩州法院相關部門負責人,汶川縣、臥龍特區相關部門負責人,汶川縣法院班子成員、干警代表出席揭牌儀式。(饒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