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大爺,您家里的用水問題解決了嗎?”近日,瀘州市江陽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來到通灘鎮金銀村村民鐘千明家中回訪,了解其之前反映的“用水不便”問題。
“問題解決了,飲水方便了,灌溉、養殖用水也夠!”鐘千明邊用自來水洗菜,邊說現在用水的便利。
鐘千明今年71歲,是一名“空巢老人”。以前,他在自家住房背后打了一口水井,并安裝了電動抽水泵,但每年要花一千多元用于抽水機供電,水壓也不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家里通上自來水”就成了老人的心愿。
沉下去 積極回應民生關切
前不久,江陽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通過走訪知悉鐘千明的心愿后,立馬協調當地水務部門為其安裝自來水。幾天后,自來水流入了鐘千明家,也流入了他的心田。
同時,針對群眾“用水不便”問題,江陽區紀委監委聯合區水務局開展全覆蓋排查,在挨家挨戶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督促區水務局及時做好自來水入戶工作,確保群眾都能用上“方便水”。一個多月來,已為1040余戶群眾安裝自來水,基本實現城鄉供水“同水質、同管理、同服務”。
這是江陽區紀檢監察干部開展“清風行”主題走訪活動為群眾解決問題和困難的成果之一。
為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今年7月以來,江陽區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整合監督力量,啟動“江陽清風行”主題走訪活動,發動全區紀檢監察干部每月深入村社與群眾深切懇談、“擺龍門陣”,收集掌握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形成群眾“心愿”清單,建立“深入走訪、分類處置、回訪回應”工作鏈條,按照“能夠解決的100%及時解決到位,不能解決的100%及時解釋到位,辦理結果100%及時反饋公開到位”的原則,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補齊基層治理、民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短板,為群眾辦實事。截至目前,已入戶走訪群眾3680戶,召開群眾院壩會15次,督促解決群眾關心關注問題102個。
動起來 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清風行”活動啟動后,江陽區紀委監委還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15個鎮街召開群眾院壩會,集中收集群眾“心愿”。其中“希望公開更透明更方便”這一條心愿出現頻率頗高,引起區紀委監委重視。
村級公開是基層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也是管住村級“小微權力”的關鍵。江陽區紀委監委探索將信息化監督體系建設與村級專項監督相結合,借助微信公眾號搭建起“微公開”智慧平臺。通過建體系、定清單、明流程、搭平臺,將村級公開打造為“陽光工程”。
黃艤鎮通過厘清村級“小微權力”事項清單,制定出相應的業務辦理流程圖,村民只需按圖辦理即可。前不久,馬道子村村民劉美華通過“微公開”了解到村民個人住房翻修審批流程,于是她提前聯系相關干部,準備好資料,一趟就把所有手續辦成了。
“辦實事一定要把事辦實。紀檢監察干部們走到田間地頭,普及惠農惠民政策,收集解決問題訴求,才能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江陽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鐘菲談起開展“清風行”活動的初衷時表示。
(何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