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你們來幫著通了化糞池,不然這種高溫天臭起來好老火!”7月16日,藍田街道牛市坎社區監委主任朱小玲在驗收惠民小區26號樓化糞池清掏維修工程時,該小區住戶袁承浩高興地對她說。
說起化糞池清掏一事,該小區的業主們都表示,多虧社區干部的上門服務,才有了現在舒心的生活。
惠民小區是修建于2003年的“三無”小區,因修建時間早,排污管道陳舊腐蝕嚴重,小區化糞池容易淤積堵塞。7月3日,有群眾向社區反映26號樓的化糞池糞水外溢,路面污水橫流,不僅臭味擾民,同時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了極大困擾。
接到群眾反映后,牛市坎社區監委立即來到現場查看情況,在組織人員進行清掃后,社區黨委、居委、監委“三委”召開工作會議商議惠民小區化糞池處理方案,決定在社區監委、小區居民代表的監督下,通過對比詢價的方式選定清掏公司對化糞池進行清掏和管道維修,所需費用由小區26號樓棟所有住戶共同承擔。7月5日上午,在一番競價比選后,確定由瀘州市忠誠清潔服務有限公司對化糞池進行清掏和排污管道維修,費用一共需要2000元,每戶業主需出資84元。
為盡快收齊清掏維修費用,社區工作人員韓云平和社區監委主任朱小玲利用中午和晚上居民比較集中的時間,挨家挨戶上門收取清掏費用。
“你們說清掏就清掏,說維修就維修,清掏化糞池哪需要那么多錢?”對于個別對清掏費用產生疑慮的居民,朱小玲拿出會議記錄和費用支出明細向其耐心解釋,讓居民們對每一筆支出都了解得明明白白。“整個清掏維修環節都在社區監委的監督下進行,化糞池每平方收取清掏維修費用50元,經測量小區化糞池是40個平方,所以費用一共是2000元......”2天后,費用收齊了。5天內,公司完成了化糞池清掏和管道維修。
“這件事真的多虧了社區干部,要不是他們及時處理,我這底樓肯定要遭殃!”家住一樓的王光玉說,現在這種三十八九度的天氣都聞不到臭味了,路也干凈了。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我們要充分考慮群眾利益,聽取群眾呼聲,不僅要監督保障落實,更要用心服務盡責?!眳^紀委副書記、區監委副主任鐘菲說,江陽區紀委監委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區、街道、村(社區)紀檢監察干部齊行動,通過“監督+服務”模式,走訪群眾聽民聲、實地監督解煩惱,自活動開展以來,開展監督檢查126次,共辦理群眾實事305件。
(張瀟 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