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杏壇添秀色,樂聞木鐸振新聲。為助力新教師迅速融入教學崗位,推動其專業成長,提升整體教學水平,巴中市實驗小學于3月12日在多功能廳開展了小學語、數新進教師匯報課活動。此次活動共有五位新入職的教師進行了課堂展示,語文、數學教研組的全體老師參與了聽課、評課。
文海泛舟,感悟人文情懷
李巧靈老師執教的語文課《青山處處埋忠骨》,選自部編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課堂上,李老師巧妙運用問題引導、畫線標注、交流反饋等方式,幫助學生梳理文章脈絡,為情感體悟筑牢根基。在細節品讀環節,引導學生透過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深切感受偉人痛失愛子的內心波瀾與艱難抉擇。最后,李老師引入課外資料,讓學生深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激勵他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數學探秘,開啟思維之旅
數學課堂聚焦于學生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張曉老師執教的《用字母表示數》趣味盎然。以加法交換律為切入點,借助“青蛙兒歌”情境,巧妙引導學生從具體數字過渡到用字母表示變量,將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與簡潔性詮釋得淋漓盡致。課堂上,學生通過編創兒歌、填寫表格、熱烈討論,逐步領悟字母不僅能表示不確定數量,還能表達數量關系。張老師還將課堂延伸至生活實際,鼓勵學生自主創編兒歌,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最后,通過數學文化視頻,帶領學生了解字母表示數的發展歷程,感受代數對科技領域的深遠影響。
樊杰老師的《確定位置》將理論與實踐完美融合。通過創設具體情境,讓學生認識行、列含義及數對意義。借助觀察圖片,引導學生將實際位置轉化為方格圖中的數對,有效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維與空間觀念。課堂尾聲,樊老師鼓勵學生用數對表示自己座位,真切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用性。
李丹老師的《認識三角形》充滿趣味與互動。課前,以“營救小三角形同學”的視頻激發學生興趣;課中,組織小組活動,讓學生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特征并進行班級分享總結。隨后,通過兩個視頻引出三角形高的含義,讓學生自主嘗試畫高,并以視頻展示正確畫法;課后,布置相關練習,啟發學生思考三角形底與高的關系。
王鳳老師在《分數的意義》教學中,以成語猜分數的游戲導入,迅速點燃學生學習熱情。通過讓學生動手分月餅,鼓勵他們畫一畫、折一折,直觀感受分數的意義及在生活中的運用。
研評相長,共赴教育新程
評課過程中,黨支部書記、校長楊智對年輕教師提出殷切期望:一要善于思考反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持續完善自我;二要秉持教學相長理念,不斷學習,提升專業能力;三要與時俱進,大膽嘗試前沿教育理念與方法,切實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效果。
學校教科室陳仕瓊主任、各學科代表、教研組長對這五堂課進行了客觀且全面的點評,既肯定了課堂的亮點,也指出了改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