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南江法院將法庭“搬”進長赤中學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公開審理一起以線下交易USDT(虛擬貨幣)為手段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案件。40余名師生全程旁聽案件庭審。
庭審變課堂 法治教育“零距離”
作為南江法院與長赤中學共建的南江縣首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體化陣地,基地內國徽高懸、氣氛莊嚴,完整還原標準化法庭場景。此次審理的案件聚焦三名社會青年在明知線下交易USDT(虛擬貨幣)系為轉移違法犯罪資金的情況下,仍為牟取非法利益,協助他人隱匿犯罪所得,涉案金額達20萬元。
庭審中,合議庭嚴格遵循程序,深入剖析犯罪動機與社會危害,明確警示“貪小利釀大禍”的法律后果。法官同步開展靶向普法,通過“以案釋法+風險提示”揭露“兩卡”犯罪陷阱,實現“公訴指控—法庭審判—法治教育”全鏈條貫通。
課堂變普法 法治教育“帶得走”
庭審結束后,法院干警向師生發放《青少年防詐反詐普法手冊》。手冊以漫畫圖解、風險自測、法條問答等形式,歸納“幫信罪”“網絡洗錢”等涉青少年高頻犯罪預警提示,并傳授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實用技巧,提醒學生“不輕信、不參與、不協助”,發現可疑行為及時向師長或警方反映,真正讓法治意識從“法庭”延伸到“日?!?。
此次活動通過“庭審+基地+手冊”三位一體模式,打造了一堂“看得見、聽得懂、帶得走”的法治教育課,實現犯罪警示與自護能力雙提升,贏得師生一致好評:“庭審讓我們直觀感受到法律的威嚴,而手冊里的案例解析更讓人印象深刻,我要帶回家和父母一起學習,讓法律知識真正入腦入心。”
南江法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依托基地常態化開展禁毒、反校園欺凌、反電詐等主題庭審,并根據學校需求定制差異化普法內容,為轄區中小學提供“訂單式”法律服務,讓法治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