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黨支部突出黨建引領作用,立足“圍繞就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就業”總體思路,強優勢,補短板,大力推進全市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形成了黨建引領促就業、就業扶貧惠民生的黨建工作新格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用穩崗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以黨建筑牢鄉村振興“橋頭堡”,充分發揮黨員敢啃“硬骨頭”的頑強作風,組織黨員深入一線,用就業幫扶和技能培訓形成合力鋪就小康路。
“四個一批”促進就業。開展跨區域、點對點勞務輸出合作輸出一批;在鄉鎮、村社舉辦專場招聘會、院壩招聘會,通過本地扶貧車間(崗位)招收一批。鼓勵居家從事特色產業,發展小養殖、小手工等“庭院經濟”,通過靈活就業吸納一批。多部門協作,統籌開發疫情防控、道路保潔、養老護理、鄉村振興等公益性崗位,通過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一批。
“三類培訓”提升技能。采取“請上來+送下去”的方式,開展創業培訓。按需開設“短平快”的實用技術培訓,對零技能、低技能人員實施“流水式”培訓,開展技能培訓。組織“大篷車巡回講師團”深入鄉鎮村社,全覆蓋送上門,開展“大篷車巡回”培訓。
“三類示范”強引領。鼓勵建設示范村、示范基地、示范車間,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鄉入村。
以黨建引領多層次、全覆蓋的易地搬遷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重點突破,抓實抓牢,讓黨建融入易地搬遷工作中。
建立實名制數據庫。采取逐戶采集、數據比對、集中入庫等方式,依托系統管理,實現搬遷人員就業狀態動態監測。
多點發力促進就業。通過三進三幫、春風行動、專場招聘等多種方式,通過政策匹配、技能提升、人崗配對,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增收。
緊盯重點精準幫扶。開展“一對一”幫扶,提供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1次免費培訓,并按實際進行公益性崗位兜底保障。
以黨建統攬全方位、多渠道的就業創業服務工作,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探索新思路,創新服務方式,保障暢通就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組織保障。成立脫貧勞動力就業幫扶專項工作小組,制定了一系列幫扶方案及措施,1256支就業促進小分隊深入一線開展工作,摸排摸底確保無返貧現象發生。
資金保障。加強對脫貧人員就業幫扶資金保障,對各類補貼嚴格把關,確保資金使用精準高效。聯合縣(市、區)就業部門實地抽查公益性崗位人員在崗、到崗、崗位補貼發放等情況,確保就業幫扶措施落到實處,抓好幫扶資金監管問效,嚴禁擠占、挪用、截留扶貧資金,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宣傳保障。精心打造“內江就業服務”公眾號,開啟“網上預約”,開通崗位個性推送。開播“直播帶崗”,崗位推送互動更加便捷。
中心黨支部將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就業創業工作緊密結合,高度融合,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工作舉措,緊扣就業工作實際、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打造“三個內江”貢獻就業力量。(甘朝暉 鄧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