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矚目,彪炳史冊。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個特殊的日子,6月29日,民建成都市委會經貿總支三支部將黨史教育課堂“搬”到邛崍市高何鎮“紅軍長征紀念館”,透過長征印痕感受革命先輩們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賡續紅色基因,匯聚奮進力量。
緬懷先烈,致敬英雄。上午11時,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在國歌聲中正式開始。全體會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肅立在紅軍紀念碑前,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烈士默哀。默哀畢,伴隨著低沉深情的《獻花曲》,民建成都經貿總支主委彭浩軒、三支部主委馮麟抬起花籃,緩緩走向紀念碑,將花籃擺放在紀念碑基座上。全體人員肅穆靜立,行注目禮。全國勞模、民建全國優秀會員李福元款款走上前,仔細整理花籃緞帶,不禁潸然淚下。
“今天,我們站在紅軍紀念碑前,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深知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作為民建會員,我們一定不辜負革命先輩的遺愿,踏著烈士們的足跡奮勇向前,現在請全體會員和我一起舉起右手,握緊拳頭,以民建會員的名義宣誓: 我是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敬獻花籃儀式完畢,全體會員在退役軍人、民建成都經貿總支三支部主委馮麟的帶領下莊嚴宣誓,鏗鏘有力的誓言響徹云霄。
11時30分,大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紅軍亭、展覽廳、碑林等革命遺址,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一件件滿載滄桑的實物、一段段見證坎坷的文字,讓會員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被猛然撞擊、顫栗、折服。“一個個內化于心的生動故事,串起來就是一段直擊人心的長征史。”講解員繪聲繪色的講解,將大家帶回了那艱苦卓絕、激情洋溢、拋頭顱灑熱血的崢嶸歲月,感受了革命前輩的英勇事跡和他們為革命事業奮不顧身的崇高精神。總支主委彭浩軒說:“通過實地參觀,我對長征精神的內涵有了更為全面的理解: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
吃過“紅軍飯”,會員們身著紅軍服,頭戴八角帽,高擎“中國工農紅軍”旗幟,踏上一條隱藏在茂密雜草和樹林中的泥巴路,通過穿越“紅軍小道”實地體驗和感受當年紅軍長征的艱辛與豪邁。盡管樹高林密、道路泥濘,但大家沒有退縮,一路相互攙扶、鼓勵著前行。經過一個小時的跋涉,參與體驗的會員們終于全部到達目的地。下山時,很多會員更是小腿發抖。84歲高齡的李福元感慨道:“想當時紅軍所走的路要比這難走多了,他們從不喊苦喊累,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總支副主委梁曉明回望身后的小路說:“走在紅軍小道上,就能體會到一份獨有的歷史厚重感,內心涌現出一股‘雖然前路充滿未知,但是只需保持前進’的豪邁。”很多會員表示,這次體驗紅軍小道,是人生中的一次特別的經歷,獲益良多。
身著被汗水打濕的紅軍服,腳穿沾滿泥巴的草鞋盤腿而坐,一場“感悟紅軍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的座談會在“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的旋律中拉開帷幕。民建成都市委宣傳處副處長尹阿峰首先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他以“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為題,詳細回顧了建黨100周年的光輝歷程,闡述了民建會員如何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方面取得實效的有效路徑。“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民建在重要關頭選擇跟著共產黨走,這是偉大而正確的選擇”......會上,民建成都市委副秘書長陳麗蕓,總支委員杜華一、郭海洋,三支部副主委聞成等先后發言,他們緊扣黨史學習教育主題、緊密聯系自身工作實際,談心得體會飽含深情、說下步打算落細落小。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參觀學習,是對心靈的洗禮和凈化,是對政治思想認識的升華和提升,進一步堅定了自覺承初心、擔使命的信心,激勵了忠誠擔當、敬業奉獻的工作熱情。
民建成都市委秘書長鐘琪對此次實地體驗教學活動給予高度評價,他強調,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成都民建各級組織和會員要深入領會和把握長征精神的歷史意義、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堅持以黨為師,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履職能力,為成都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民建的智慧和力量。
民建成都市委會部分機關干部,民建成都經貿總支班子成員、各支部主任、各專委會主任、新會員和三支部全體會員參與體驗教學。
(陳德軍 楊舒程 梅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