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大竹縣人民檢察院到該縣第九小學,讓師生“零距離”觀摩庭審現場,開展了一場生動詳實的普法宣傳,該校200余名師生參加活動。
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聲響,庭審活動正式開始。庭審現場,檢察機關指控被告人邱某某于2023年7月先后兩次將自己的銀行卡交給上家使用,幫助其取現并予以轉移非法所得18.4萬元。邱某某共獲得好處費3000元。檢察官依法出示多組證據,并發表公訴意見,被告人邱某某當庭認罪悔罪。
在法庭教育環節,檢察官勸誡同學們要引以為鑒,千萬不要因貪圖小利而身陷囹圄。審判長敲下法槌,合議庭判處邱某某有期徒刑1年5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旁聽師生認真觀看、仔細傾聽、表情凝重,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威嚴。
庭審結束后,檢察干警還針對校園師生的人群特點,圍繞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這一主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案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電信網絡詐騙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巨大危害,并對常見詐騙方式作詳細講解,還為老師和同學們介紹了反詐小竅門,更好地讓同學們了解反詐騙等多方面知識,進一步提高師生對“兩卡”使用的重視和警惕,提升反詐的意識和能力。
在普法現場,檢察官還陳設了數塊AI智能禁毒板,一聲聲“小智”引來無數學生駐足觀摩,從海洛因、嗎啡、大麻等傳統毒品,到“奶茶”“冰毒”“跳跳糖”“上頭電子煙”等新型毒品,各式各樣的仿真模型讓同學們更直觀的認識到什么是毒品,引導學生深刻認識毒品的危害,牢固樹立“真愛生命、遠離毒品”的觀念,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并為在場師生分發各類安全教育宣傳手冊共計800余份。
據介紹,此次法治進校園,通過現場庭審、互動交流、趣味普法的形式,實現“公訴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效果,也是司法實踐和法治教學深度融合的有益嘗試。接下來,大竹縣檢察院將繼續踐行能動履職,積極延伸檢察職能,創新普法載體和方式方法,不斷助力提升中小學生法治素養,以法治之光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