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達州市開江縣人民法院以“書香潤法苑·閱讀啟新程”為主題,舉辦了“田城法苑”讀書分享會。
讀書分享會上,該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陳琳為活動致辭。她開篇以“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破題,點明在世界讀書日舉辦活動,旨在倡議全體干警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她指出,在短視頻泛濫、信息碎片化的當下,閱讀是抵御浮躁、堅守深度思考的利器,不僅傳遞知識,更賦予認知世界的哲理,讓我們收獲對生命的熱愛、對法治事業的擔當。她強調:腳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也可以。愿大家能以書為友,讓閱讀成為每天的必修課,通過讀書壯麗人生、提升境界、感悟文化、強大內心、領悟意義、筑牢情懷。
來自立案庭、綜合辦公室、政治部、執行局、刑庭的5名干警代表依次登臺,結合崗位實踐與職業思考,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融貫法理的思想盛宴。
在“法言·心聲”朗讀環節,大屏幕滾動干警姓名隨機抽選朗讀者,這一設計掀起活動高潮。6名“幸運兒”分別誦讀了《圓圈正義》《法治的細節》等書籍的精彩片段。他們或鏗鏘有力、或深情并茂的朗讀,讓法治信仰的力量在會場流淌,使大家深刻感受到文字背后蘊含的法治精神與價值追求。
半小時“沉浸式閱讀”環節,當舒緩的鋼琴曲與古箏樂悄然響起,平日里忙碌于庭審與案卷的干警們紛紛放下手機,翻開手中的書籍,如《民法典評注》《人民的名義》等。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伏案閱讀的身影上。干警們有的專注標注法律條文適用要點,有的在文學敘事中感悟司法初心,有的則在改革著作中勾勒法院發展藍圖。他們沉浸在書的世界里,心無旁騖,在靜謐的氛圍中與書籍對話、與思想碰撞。相機定格下這專注閱讀的畫面,展現出法院人對知識的渴求、對法治初心的堅守。
活動最后,該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小奎以409年前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德拉維加三位文學巨匠同日去世為引,提及人民日報夜讀特邀主播董麗娜分享的讀書的10個理由,如“腳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引發對閱讀意義的思考。
楊小奎指出,作為法院人,我們手持法槌,需要以書香柔軟我們的內心。作為法院人,我們手持法槌,讀書,能讓我們與智者的對話。作為法院人,我們手持法槌,讀書,是一場自我的修行。他呼吁,讓我們把書架當作‘第二審判臺’,讓墨香融入法槌聲。愿每一次翻書,都能為司法為民注入新的動能;愿每一次分享,都能在彼此心中種下法治的春天。
據介紹,此次讀書分享會在合影留念中落下帷幕,不僅是開江法院“田城法苑”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更是推進學習型法院建設的重要縮影。下一步,開江法院將繼續以書為橋,搭建“線上共讀群 + 線下分享會”的立體閱讀體系,讓閱讀成為干警提升司法能力、涵養職業情懷、破解改革難題的“金鑰匙”,以書香浸潤司法全過程,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開江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