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農民工兄弟遭遇欠薪難題,司法如何跑出護“薪”加速度?宣漢縣法院用一場暖心“討薪接力賽”給出了答案:從仲裁無果到案結事了,從憂心忡忡到工資到賬......看宣漢縣法院如何以司法溫度守護勞動者“錢袋子”!
2023年初,萬某瓊等5人受雇于宣漢縣某旅游開發公司從事安保工作,工資從900元/月至2000元/月不等。該公司在支付部分工資后,仍下欠5名農民工工資7萬余元。2024年10月,勞動者們歷經仲裁程序未果后,遂向宣漢縣法院提起訴訟。
面對這群討薪群眾,承辦法官敏銳察覺到:案件雖標的不大,但關乎群眾生計。為跑出護“薪”加速度,法院立即啟動“一站式”解紛機制,在征得萬某瓊等5人的同意后,主動對接縣綜治中心,開展先行調解工作。經綜治中心分析研判,將糾紛精準交辦至屬地某鎮人民政府調處。經多次與勞動者和企業聯系,通過釋法明理、情緒疏導,某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讓勞動者成功拿到血汗錢。
“沒想到這么快能拿回工錢,法院真是咱老百姓的靠山!”這場“討薪接力賽”的圓滿收官,正是宣漢縣法院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鮮活注腳。通過府院聯動凝聚解紛合力,將坐堂問案變為上門調解,既避免企業陷入失信困境,又讓群眾少跑腿、早兌現,實現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2024年以來,宣漢縣法院依法審結勞動爭議糾紛144件,為職工追索勞動報酬501萬元
據介紹,下一步,宣漢縣法院將持續暢通勞動者維權“綠色通道”,在田間地頭、廠礦車間播撒法治種子,讓每一位勞動者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李小瑩 向建洪 李芳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