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增強群眾的反詐意識與識騙能力,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高發態勢,7月以來,達州市開江縣法院以“全民反詐在行動”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全方位、多角度織密反詐防護網絡,為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貢獻司法力量。
庭審旁聽“零距離”,以案釋法鳴警鐘
“現在開庭!”隨著法槌敲響,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案件在我院公開審理。與以往不同的是,為使群眾更直觀地了解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的危害,我院特意邀請濱河社區和青堆子社區的居民代表“零距離”觀摩庭審全程。
庭審中,承辦法官清晰還原了被告人周某為獲取非法利益,在明知他人從事違法犯罪的情況下,參與涉詐騙資金轉移的犯罪事實。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環節有序推進,經依法審理后當庭宣判被告人周某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
庭審結束后,承辦法官告誡被告人要深刻認識自身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積極改過自新。隨后,法官面向旁聽席,向居民講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常見手段與法律后果,并詳細闡釋如何識別和防范電詐。提醒大家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切勿因貪圖小利而淪為犯罪分子的“幫兇”。
司法建議“靶向治理”,源頭防范堵漏洞
在審理一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案件過程中,我院發現轄區一村民劉某某因輕信他人,上網投資被騙42萬元。為從源頭上防范此類犯罪,我院及時梳理案件中暴露出的問題,向劉某某所在鎮發出司法建議。
建議內容包括加強村民的反詐宣傳教育,提升其風險識別能力,重點普及“兩卡”犯罪的危害,預防轄區群眾非法出售手機卡、銀行卡成為犯罪者。同時,建議加強村社區工作人員的反詐培訓,提高村社區工作人員的反詐工作能力和水平。
相關單位收到司法建議后,高度重視,表示將認真對照建議內容進行自查自糾,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員工培訓,從源頭上堵塞漏洞,積極配合法院共同做好反詐工作。
鄉鎮宣傳“接地氣”,精準覆蓋入民心
鄉鎮地區是電信網絡詐騙的易受騙區域之一。為使反詐知識深入人心,我院深入轄區鄉鎮開展反詐宣傳活動。
宣傳干警結合鄉鎮群眾的生活習慣和認知特點,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案例,向村民講解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如冒充客服退款、刷單返利、冒充公檢法等。“大家要牢記,凡是要求先轉錢的,無論說辭多好聽,都是騙子!”干警們一邊發放反詐宣傳手冊,一邊耐心向村民傳授防騙技巧。針對易受騙的老年群體,干警手把手教他們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講解APP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助力他們構筑手機上的“防騙屏障”。
此次鄉鎮宣傳活動,使反詐知識走進鄉村,提高了農村群眾的反詐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打通了反詐宣傳的“最后一公里”。
據介紹,該院將以此次反詐宣傳月活動為契機,持續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內容,不斷鞏固和擴大反詐宣傳成效。同時,呼吁廣大群眾時刻保持警惕,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遇可疑情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共同參與反詐斗爭,攜手構筑堅不可摧的全民反詐防線,讓電信網絡詐騙無處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