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達州市渠縣法院圍繞“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主題,深入學校、社區、鄉村、機關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憲法法律宣傳活動。
憲法進學校,為青春保駕護航
渠縣法院持續深入轄區學校,開展憲法法律宣傳教育活動。
“同學們,過年收到的壓歲錢是不是屬于你們自己?爸媽翻閱你們的私人日記該怎么辦?你或你養的狗狗惹了禍誰負責?爸媽、老師對你的管教方式法律有無規定?”法官走出法庭,走上講堂,從孩子們普遍關注的壓歲錢、寵物喂養等角度切入,以《憲法》和《民法典》的條文為基礎,結合法院的真實案例,深入淺出為學生講解法律常識。法官還通過問答的方式,與同學們互動交流,讓法律概念像春雨一樣慢慢浸潤在場孩子的心田,積極培育青少年的憲法意識、國家意識、規則意識。
憲法進鄉村,街頭送“法寶”
渠縣法院18支普法小分隊到37個鄉鎮,開展“送法進農村”“普法上街頭”宣傳教育活動。活動現場,群眾駐足觀看宣傳展板,聽法官講解《憲法》和《民法典》中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紛紛表示要把宣傳資料帶回去讓家人好好學習!
針對農村群眾普遍關注的婚姻家庭、土地流轉、民間借貸等熱點問題,法院干警耐心細致地做解答。在“憲法宣傳周”和《民法典》集中宣傳中,發放宣傳讀本近2000份,接受群眾法律咨詢160余人次,法官切實把憲法法律送到了群眾身邊。
憲法進社區,城里人做尊崇憲法的“急先鋒”
建立完善基層治理體系,離不開法律法規。針對城鎮居民普遍關注的物業管理、噪聲擾民、經濟合同等熱點問題,法院干警從“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思想出發,積極引導群眾理解公平原則、意思自治原則、比例原則的實際運用。
零距離的法治課讓城市居民更加熟悉我國《憲法》對國體、政體的規定,對基層自治和人民權利的保護。了解到《民法典》對離婚、繼承、擔保等的新規定,群眾感受到新時代必須要真心信法、主動學法、遇事找法,共同弘揚法治精神!
憲法進機關,推動依法行權
渠縣法院以黨組中心組學習會、審委會、支部黨員大會等形式,堅持學習《憲法》《立法法》《人民法院組織法》《法官法》等,并在思想和行動上找差距,確保依法履職、規范履職,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實現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
憲法法律進鄉鎮機關活動也同步開展。法官倡導機關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尊崇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踐行憲法,同時學好《民法典》主動調處、化解轄區的矛盾糾紛,推動平安渠縣、法治渠縣建設。
憲法進網絡,擴大活動影響面
近日,全院積極發揮網絡媒體作用,通過官微、官網和干警自媒體集中發布憲法宣傳相關信息,以“12.4憲法日”為契機,號召更多干部群眾關注好的普法平臺,方便隨時學習憲法法律、查詢法院判決案例,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維護家人的正當權益。
法律的權威源自于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實踐習近平法治思想,健全完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實現更高水平的公平正義,需要您的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