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渠縣司法局化解土地流轉糾紛

        來源:渠縣司法局 作者:顏立新 發布時間:2020-02-21 09:58:32

               2016年2月,渠縣瑯琊鎮瑯廟村200余戶村民將500余畝田地承包給渠縣旺苗壯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約定合作社每年按每畝600元支付土地流轉費。由于管理不善,且受糧食產量、價格等因素的影響,該合作社在承包經營4年后,出現虧損。2020年2月,該合作社合伙人向土地流轉村民提出從2019年開始按每年每畝400元支付,否則,要解除合同。村民不同意,要求按照合同執行,部分村民揚言如果不按照合同執行,將組織村民封堵該合作社的烘干廠房。

         HMC$S@EL94T]FYPYMQ`7KA6.png

               2020年2月19日,渠縣司法局瑯琊司法所得知情況后,為維護社會穩定,助力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立即會同瑯廟村委會,組織土地流轉戶代表20余人和該合作社合伙人余某國、肖某、張某燕進行調解。調解過程中,司法所顏立新向雙方宣傳了《合同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規定,指出企業違約以及村民采取過激行為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同時,本著有利于企業發展和兼顧村民利益的原則,提出調解方案。通過耐心細致的勸解,最終促使村民代表和該合作社合伙人達成從2020年起合作社按每年每畝500元的標準向村民支付土地流轉費的和解協議,成功化解了這起矛盾糾紛。

               糾紛的及時化解不但維護了200余戶村民的切身利益,也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保障。(顏立新)


        責任編輯:唐方瓊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昔阳县| 洛隆县| 商都县| 讷河市| 宜良县| 定陶县| 丁青县| 岫岩| 宝清县| 文成县| 常德市| 武穴市| 长寿区| 安仁县| 天门市| 兴仁县| 临高县| 临桂县| 顺昌县| 双城市| 左贡县| 郑州市| 中阳县| 黄龙县| 余江县| 清原| 汉寿县| 子长县| 利津县| 白朗县| 新民市| 延津县| 桑日县| 巴林左旗| 泸水县| 甘孜| 偏关县| 阜新市| 闸北区|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