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達州:以法治優化營商環境 用行動助力民營經濟

        來源:達州市委政法委 作者:唐陽周 發布時間:2020-03-21 20:02:28

          達州市政法機關認真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支持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出臺政策措施細化工作舉措,依法嚴厲打擊經濟犯罪,切實優化服務管理措施,主動防范重大矛盾風險,為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貢獻了政法力量。

          一、出臺政策當好“最佳執行者”

          達州市政法機關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民營經濟20條”,結合職能職責,制定細化措施,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政策支持。一是制發指導性文件。達州市委政法委同市民營經濟辦和部分民營企業代表座談,認真傾聽民營經濟發展需求,收集民營企業涉政法領域堵點難點問題。緊扣“主動、平等、優先、便捷、審慎、保障”六大理念,于2019年2月制發了《關于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為民營經濟發展量身定制30條措施禮包。2020年2月,聯合市級政法部門印發了《達州市政法機關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十條意見》,依法保障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二是制定貫徹性措施。達州市級政法部門結合部門職責和工作實際,相繼出臺極具針對性、操作性的措施和辦法,為民營經濟保駕護航。市法院制定了《關于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優質司法服務和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見》,市檢察院制定了《達州市檢察機關開展涉非公經濟案件立案監督和羈押必要性審查專項活動的實施方案》,市公安局制定了《關于依法服務民營企業保障達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市司法局制定了《服務和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十三項舉措”》等。三是抓好經常性落實?!氨U戏彰駹I經濟30條”及政法各部門細化措施的出臺后,達州市委政法委和市級政法部門加強跟蹤督辦,定期收集匯總貫徹落實情況,適時修正完善政策體系,有力推動了政策制度落地落實,政策舉措有效轉化為基層政法單位的執法司法理念和實踐。

          二、依法保障當好“最佳護航人”

          達州市政法機關把依法懲治和打擊涉民營企業違法犯罪擺在突出位置,依法辦理涉民企案件,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法治保障。一是政法委系統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能。在市廣播電視臺制作電視專訪節目,大力推介政法機關保障服務民營經濟的具體措施,積極營造民營企業安心發展、放心發展的濃厚氛圍;堅持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為突破,根治行業亂象;督促指導政法部門依法嚴打涉民營經濟違法犯罪,依法平等全面維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選取涉及民營企業的40件案件進行集中評查,用外科手術般的精準解剖案件、追根溯源,回應企業疑點、解決企業難題;開展政法機關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加強宣傳推介,營造良好氛圍,共收集20余個典型案例,向省民營辦推薦3個。二是法院系統充分發揮審判職能。2019年審結涉民營企業非法集資等刑事案件9件、標的4321萬元;審結涉民營企業民商事案件5132件、涉案標的近42億元;推進知識產權審判機制創新,受理知識產權案件58件、審結57件;開展涉民營企業執行專項活動,執結涉民企執行案件219件,標的達98731萬元。三是檢察系統充分履行檢察職能。依法打擊金融詐騙、稅收征管、知識產權、擾亂市場秩序等犯罪;積極參與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2019年批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60件106人,起訴89件186人。四是公安系統充分發揮偵查職能。持續依法打擊擾亂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2019年偵辦涉企案件239件、涉案金額1.6億元,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37人;偵辦民營企業內部人員犯罪案件19起,打擊處理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等犯罪嫌疑人30人;啟動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等措施,挽回經濟損失0.5億元;成功破獲“6.14”達鋼特大盜竊案、“5.28”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案、全市首起以“微商”方式銷售假冒名牌運動鞋案等重大案件,贏得了廣泛贊譽。

          三、解難紓困當好“最佳服務員”

          達州市政法機關樹立主動服務意識,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優質服務。一是開展走訪調研。達州市委政法委組織開展政法機關保障和服務民營企業“大走訪、大宣傳、大調研”活動,市級層面成立10個專門工作組,分別由市委政法委書記、副書記、委員帶隊,深入56家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調研走訪,提供精準服務,累計解決民營企業最急最憂最盼的涉政法領域問題71個,對一時難以解決的5個問題啟動執法監督程序,采取“一對一”發督辦函方式推動解決。二是領導帶頭服務。達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政于2019年9月29日深入通川區復興天馬產業園區調研,邀請達州市宏智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8家民營企業代表座談,聽取意見建議,幫助解決具體問題,并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圍繞《達州市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政法保障研究》的主題,對政法機關保障服務民營經濟的意義、成效、問題、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形成了高質量調研報告,在市委調研成果交流會上作交流發言。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王景弘結合“六進六邊”活動,多次到達川區、高新區、萬源市、大竹縣等地走訪民營企業,傾聽企業心聲,現場答疑支招。三是服務產業發展。市級政法部門和各地基層政法單位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緊扣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目標,持續跟進全市“6+3”產業發展,政法領導干部廣泛深入民營企業走訪調研,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300余個,特別是為達鋼集團搬遷及第二工業園區建設,提供了全面司法保障和維穩支撐。四是打造服務品牌。法院系統大力推進訴訟服務中心實體化運行,開通民營企業訴訟“綠色通道”,讓民營企業以最小成本進入訴訟,以最簡程序打好官司。檢察系統開展“檢察護航民企發展”主題開放日活動,邀請民營企業代表走進檢察機關,面對面交流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公安系統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態運行“一網通辦”、錯時延時服務,快速辦理民企人才落戶1230人,辦理企業赴港澳商務簽證46人次。

          四、防范風險當好“最佳守夜人”

          達州市政法機關針對民營企業抗風險能力弱的特點,積極謀劃、靠前思維、主動作為,幫助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風險預警。一是防范金融風險。達州市委政法委多次召集法、檢、公及銀保監等相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妥善處置某縣某民營銀行破產風險,防范化解地方性金融風險。公安系統與金融監管部門協作,將全市28家非法P2P網貸機構依法全部取締,凈化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融資環境。二是防范治安風險。公安系統在重點企業和企業集中的園區增設警務室或警務聯絡站,常態開展安全、消防、交通事故隱患排查,指導企業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常態化開展大夜巡、大清查,加大對民營企業周邊秩序的整治力度,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軟環境;有效化解涉企勞資、環境、占地等矛盾糾紛220余起,幫助企業妥善處理影響企業發展的各種風險隱患。三是防范法律風險。司法行政系統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組建17支法律服務團隊,為41家民營企業進行了法治體檢,查閱收集民營企業相關制度、合同、章程等資料1200余份,召開座談和意見反饋會90余場次,幫助防范法律風險142處。(唐陽周)


        責任編輯:唐方瓊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嘉峪关市| 东莞市| 吉安县| 喀喇沁旗| 祁阳县| 东兰县| 定陶县| 马公市| 年辖:市辖区| 新和县| 浠水县| 达日县| 丰县| 安阳县| 边坝县| 托克逊县| 胶州市| 蒙山县| 东丽区| 鸡泽县| 山西省| 翼城县| 丹阳市| 大同市| 根河市| 任丘市| 定州市| 凤庆县| 内江市| 洪湖市| 新巴尔虎左旗| 上犹县| 故城县| 玉屏| 开平市| 承德县| 潮州市| 闻喜县| 汝阳县|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