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推薦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2022年年會暨“喜迎黨的二十大 依法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專題研討會圓滿舉行

        來源:四川省法學會勞動保障法學研究會 作者: 發布時間:2022-10-16 10:08:16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二屆一次全會精神,2022年10月15日,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2022年年會暨“喜迎黨的二十大 依法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專題研討會通過線上會議形式圓滿舉行。

        image.png

        本次會議由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承辦,《民主法制建設》雜志社、《四川勞動保障》雜志社、西南財經大學勞動關系創新中心協辦。來自政府部門、司法機關、省內外高校、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律師事務所等230余位理論與實務同仁參與會議。

        本次會議分為開幕式、研究會理事會會議及宣讀獲獎論文名單、主題演講、專題研討、閉幕式五個環節。

        【開幕式】

        image.png

        開幕式由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鄧君韜主持。開幕式上,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名譽顧問、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王全興、四川省法學會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胥堅、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張邦富分別致辭。

        image.png

        王全興教授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社會建設、民生保障和改善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并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十年,是我國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治理等社會法領域改革和創新的十年。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二個一百年和后小康社會的歷史新高度,給社會建設和社會法學研究提出新的主題和目標。

        王全興教授提出未來社會法研究的三個重要方向:一是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社會法研究,協調初次、再次、第三次分配關系以實現共同富裕,三次分配分別與勞動法、社會保障法、慈善法發展密切相關;二是要支持數字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社會法研究,數字經濟中的社會法問題是全面和全方位的,不僅有靈活就業問題,更有正規就業問題,不僅有勞動法問題,還有社會保障法、社會治理機制問題,要把握數字經濟的社會法與工業經濟的社會法二者之間“變與不變”“守正與創新”的關系;三是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社會法研究,全國統一大市場具有重要的改革意義,社會法研究要重點關注“全國統一、勞動力和人才跨地區自由\暢通流動的人力資源市場”“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法典化”“社會法領域中央與地方的立法權限”三大領域。

        image.png

        胥堅副會長肯定了研究會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舉辦本次年會暨“喜迎黨的二十大 依法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專題研討會的特別意義。胥堅副會長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生社會事業的重大成就,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取得的。在已有成就基礎上,中央提出了新的目標: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和落實了近期目標,這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的重要支撐和依據,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胥堅副會長指出,在省委和省委政法委堅強領導下,在省直屬研究會和各地研究會共同努力下,我省法學會呈現高位求進、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近年來,省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在章群會長的帶領與全體會員的支持下,取得了系列良好學術成果與社會影響,特別祝賀章群教授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研究會部分理事獲評省、市先進稱號。

        胥堅副會長強調,研究會要堅持黨的領導,確保正確政治方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研究會工作全過程;要發揮優勢作用,致力服務發展大局,為經濟社會發展、法治實踐和領導決策提供理論支持;要繼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繼續弘揚務實作風學風,堅持學術為本,建設實戰型、復合型、創新型學會,擦亮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四川品牌。

        image.png

        張邦富副校長代表西南財經大學對與會嘉賓致以誠摯問候和最熱烈的歡迎,表示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致力于研究民生領域法治理論、積極投身法治實踐,在省委政法委、省法學會堅強領導下,在廣大會員支持幫助下,研究會從建立到發展到壯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希望研究會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接續奮斗,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共同富裕推進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張邦富副校長表示,西南財經大學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深化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理論體系、話語體系、教材體系的研究,將與研究會一道,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研究會搭建的交流平臺、常態化的學術活動及社會實踐為契機,充分發揮研究優勢與智庫作用,團結廣大勞動和社會保障法領域的理論研究者、教學及實務工作者,心懷“國之大者”,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服務勞動和社會保障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開創研究會工作的新局面。

        【議程一 研究會理事會會議及宣讀獲獎論文名單】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理事會會議及宣讀獲獎論文議程由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鄧君韜主持。

        image.png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理事會會議上,章群會長向全體會員作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3年工作展望。章群會長指出,勞動和社會保障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一部分,是人民的社會權利法、國家的民生保障法和社會的公平共享法。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治的根本目標在于增進民生福祉,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治是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內容,是將黨和國家民生保障政策和社會治理體系予以制度化并沿著法治化軌道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章群會長總結,過去一年,研究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治研究與實踐的思想引領;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和省委戰略部署安排,立足收入分配、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開展理論與對策研究,努力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四化”為抓手,加強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治實踐,服務法治國家與治蜀興川大局,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守正創新、薪火相傳,厚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治人才根基;以實際行動和豐碩成果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章群會長提出,明天即將召開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召喚我們踔厲奮發,新征程引領我們堅毅篤行,新使命激勵我們共創未來,新機遇鞭策我們擔當作為!研究會將深入系統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戰略要求、省委政法委、省法學會的部署,以“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為方向,扎實開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法治研究;聚焦“數字經濟發展”“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勞動法典編纂”等重要問題,深入探索新時代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理論與實踐創新;聚焦“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深入推進健康四川建設”“兜緊兜牢民生保障底線”等關鍵問題,積極探索民生社會事業法治行動方案,切實推動共同富裕;繼續以“四化”為抓手,不斷提升研究會服務國家戰略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能力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培養高素質人才,譜寫新篇章。

        章群會長代表研究會宣讀了本次學術年會獲獎論文名單。據悉,本次會議征集了來自全國各地,涵括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律師事務所、政府及司法實務等部門單位的作者投稿53篇。組委會圍繞年會主題、問題意識、選題創新、文獻綜述、學術規范、論證邏輯等分項指標,最終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15名。

        【議程二 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環節由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鄧君韜主持。

        image.png

        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謝鵬鑫作《我國勞動關系研究的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基于1949—2021年的文獻分析》主題演講。謝鵬鑫副教授基于我國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對勞動關系的影響,將1949—2021年我國勞動關系的研究劃分為五個階段,并對各個階段勞動關系研究的中英文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在此基礎上,分析每個階段勞動關系的核心研究主題,歸納我國勞動關系研究的演進過程;最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提出中國情境下未來勞動關系的研究展望。

        image.png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名譽顧問、上海江三角律師事務所主任陸敬波作《新就業形態中從“特殊民事關系”走向“類勞動關系”》主題演講。陸敬波主任基于對外賣騎手工傷認定糾紛案例的思考提出,“混合情形”系情形描述而非關系界定或創設,“混合情形”在實然層面應屬“特殊民事關系”,在應然層面宜創設“類勞動關系”。

        image.png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人大《民主法制建設》雜志社總編輯羅英作《人大立法,與“民聲”共振》主題演講。羅英總編輯介紹了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近些年在聚焦民生關切、積極推進社會領域法治建設方面的重要成果,為全省改革發展穩定民生提供了法制保障,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做到人大立法與“民聲”同頻共振。

        image.png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關系處副處長肖瀟作《后疫情時代勞動者權益保障研究》主題演講。肖瀟副處長提出,后疫情時代勞動關系呈現出勞動關系不穩定、資本定義規則、勞動關系碎片化等發展趨勢,面臨工資差距增大、社會責任缺失、去勞動關系化等挑戰,未來規制要點主要有:進行制度性改革、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發揮工會作用、健全爭議多元處理機制。

        image.png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成都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鐘強作《成都就業形勢分析》主題演講。鐘強副局長介析了成都就業全年目標任務、前三季度就業形勢,以及面臨的“企業用工需求下降和‘招工難’并存”“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任務繁重”“就業困難人員失業風險較大”等困難和挑戰,并從落實政策穩市場主體、搭建平臺促企業用工、百日攻堅保重點群體就業三個方面交流對策和措施。

        image.png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李厚民作《促就業、促發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主題演講。李厚民副會長基于企業可持續發展與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間的密切關系,從利用平臺政策支持、強化企業自身轉型、與勞動者共克時艱三個方面交流促進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以實現保就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image.png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名譽顧問、laboroot勞達咨詢集團總裁魏浩征作《讓員工關系更美好—勞達勞動法1.0-4.0服務中的法制建設》主題演講。魏浩征總裁結合企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變化和勞達咨詢集團勞動法律服務變遷,分析當前勞動關系在爭議處理、薪酬變革、組織創新三方面遇到的新問題,提出“讓員工關系更美好”發展理念。

        image.png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齊佳偉作《提升解紛效能,強化民生保障》主題演講。齊佳偉法官結合《2021年成都法院勞動爭議白皮書》介紹了成都市在勞動糾紛多元化解方面形成的“糾紛發現在萌芽、矛盾化解在基層”“依托大數據信息技術,增強各部門之間聯調聯動”“進一步強化民生領域保障力度”等經驗做法。

        image.png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成都理工大學副教授楊靜作《構建人力資源合規體系是企業實現共同富裕價值追求的新方法》主題演講。楊靜副教授介紹了我國“企業合規”的發展歷程、發展趨勢,論述了構建人力資源合規體系的價值所在,以及構建人力資源合規體系的必要性,提出人力資源合規體系的六大要素。

        image.png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名譽顧問、西南交通大學國際老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楊一帆作《四川三孩生育政策效果分析及配套支持措施研究——四川省人口形勢研判》主題演講。楊一帆副院長對四川省人口形勢作了“人口總量居全國前列,常住人口增量呈下降趨勢”“人口總量變化趨勢呈現地區差異”“生育水平呈持續下滑態勢”“人口性別結構較為均衡”“人口年齡結構嚴重失衡”“育齡婦女平均初婚、生育年齡呈明顯上升趨勢”“育齡婦女年齡結構偏高,生育數量偏少”等七個方面研判。

        【議程三 專題研討】

        image.png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王蓓擔任專題研討第一單元主持人。

        image.png

        四川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張一博作《勞動法法典化背景下“勞動者”主體的界定》專題報告。張一博認為,勞動法法典化為修改勞動者的界定標準提供了契機,同時也對其提出了保證精確性和規范性、增加靈活性與發展性的要求,并結合“勞動者”主體界定的立法現狀與不足,提出勞動法典可依托勞動者的特有特征“受制性”和“依賴性”來重塑“勞動者”主體的界定標準,將典型勞動者與非典型勞動者歸屬于統一概念框架之下。

        image.png

        四川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張力丹作《關于編纂我國勞動法典的構想》專題報告。張力丹認為,編纂勞動法典具有彌補我國現有勞動法規不足、維護我國勞動法規統一、構建我國勞動法規體系的重要意義,編纂勞動法典應當立足于法典形式理性和價值理性的理性品格,采取總分結構,在勞動立法規劃研究過程中,結合我國國情分步驟、分任務、分階段循序漸進地推進勞動法典的編纂工作。 

        image.png

        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黎婉婧作《社會法視域下公共衛生應急法治的完善》專題報告。黎婉婧通過梳理歷年公共衛生應急治理實踐,發現公共衛生應急治理中對社會保障、社會參與等有深度融合,但公共衛生應急立法與社會法的銜接度尚弱、社會參與的規范性還需進一步提高,并結合社會法與公共衛生法雙重視角,以社會法理論的嵌入思考公共衛生應急法治中醫療救治、應急治理、社會參與等問題的完善。

        image.png

        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鄧悟作《新冠疫情防控的刑法表達——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為展開》專題報告。鄧悟提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態勢推動刑事司法激活“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罪名訴求,并結合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理論爭議與司法適用分析,認為應嚴格把握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區別,堅守罪刑法定原則,準確界定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適用范圍。

        image.png

        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周飛羽作《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超齡勞動者用工關系認定及權益保障路徑探析》專題報告。周飛羽法官助理認為,人口老齡化加速背景下,超齡勞動者成為勞動力市場的重要補充,超齡勞動者用工法律關系認定關涉其基本勞動權益保障,并在實地考察區域內具有代表性的超齡勞動者用工企業基礎上,梳理相關法律法規基礎和實踐爭議,從超齡勞動者用工主體、政府監管、立法和司法保護角度提出超齡勞動者權益保障進路。

        image.png

        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胡尚汶作《新冠疫情背景下勞動合同不可抗力事由適用研究》專題報告。胡尚汶介紹了勞動關系中不可抗力事由的適用,提出疫情背景下不可抗力適用規則的調整建議,包括明確不可抗力的適用期限、引入中止制度等。

        image.png

        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鄭丹作《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規范性質分析》專題報告。鄭丹提出,我國關于經濟補償金制度在司法實踐中存在規范認定的不同觀點,目前我國經濟補償制度主要是“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幫助”的集成功能性質,在規范類型上應當認定為混合性規范;我國經濟補償金制度尚處于“‘高’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幫助”模式,從社會保障中長期規劃來看,重構失業保險制度,取消經濟補償金制度,用失業保險金替代經濟補償金,是必然的趨勢;逐漸向“‘低’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幫助”模式過渡,實現純“用人單位幫助”模式是長遠規劃和任務,適時其法律規范可能向任意性規范發生轉變。

        image.png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華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王黎黎擔任專題研討第二單元主持人。

        image.png

        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曾莉鑫作《算法控制下網約工權利保障之困境與路徑探究》專題報告。曾莉鑫認為,平臺用工方將商業經濟最大化價值需求選擇隱藏式嵌入平臺用工系統,造成網約工遭遇隱形用工歧視、維權困難以及勞動強度加大等困境,可從將算法歧視納入可訴范圍、明確網約工權利保障法律體系及侵權主體確認、規制勞動強度等路徑,改善網約工受侵害易、維權難工作現狀。

        image.png

        四川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劉珂作《生育政策優化對女職工生育與就業保護的挑戰與應對》專題報告。劉珂提出,生育政策的優化調整,在回應人口發展新階段、新特點的同時,對女職工生育與勞動就業保護帶來新挑戰;要實現女職工生育權和勞動就業權的平衡保護,需注重源頭治理,從政策立法、社會責任、就業環境等多方面入手,優化生育與就業環境。

        image.png

        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柳翠作《后疫情時期破產法司法“保就業”壓力的協同應對》專題報告。柳翠提出,“保就業”是破產法司法的重要目標和現實壓力,破產法司法“保就業”的價值追求在于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破產法司法在“保就業”方面積累了一些基本經驗,但仍面臨諸多現實困境;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參與方“能力整合”落差,是形成破產法司法“保就業”壓力的根源,有效的壓力紓解思路應建筑于各方互動關系上的壓力分擔機制。

        image.png

        上海政法學院司法研究所講師孟現玉作《積極促進理念下失業保險法律制度轉型的邏輯與路徑》專題報告。孟現玉老師認為,積極促進理念以其能力賦予面向和要求面向形塑了社會保障與勞動力市場之間的聯系,強化了促進就業的基本目的;以積極促進理念檢視我國當前失業保險制度,還存在著局限的差序治理體制、失衡的失業保險給付、虛化的尋職義務規定和不足的制度聯結等規范缺陷;需以權利與義務相平衡為基本原則并推進制度改革,包括重塑以失業風險高低為核心的治理體制、均衡失業保險給付、實質化尋職義務規定和補足制度聯結。

        image.png

        四川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宋蕊作《工傷賠償協議效力爭議問題研究》專題報告。宋蕊結合108份裁判文書實證研究了司法實踐中工傷賠償協議效力爭議的特點,認為工傷賠償協議兼具社會法與私法的屬性,并分析了工傷賠償協議的有效要件和工傷賠償協議的效力判斷規則。

        image.png

        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王娜作《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地方立法審思》專題報告。王娜提出,經過20年的發展,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地方立法,在立法技術上實現粗放型規定向精細化立法的轉變,在立法理念上完成從責任側重到勞資兼顧的改革,在參與主體上實現監督主體單一化到多元化共治的優化,但既有制度創新也存在法律用語不統一、監督范圍過窄、調解理念不清晰等缺陷與不足,影響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地方性法規實施效果,建議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地方性法規明確保護對象,規范法律用語;拓展監督內容,銜接有關法律規范;貫徹調解理念,發揮工會“軟實力”。

        image.png

        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曹冬梅作《公共服務對流動人口居留意愿的影響及機制研究》專題報告。曹冬梅老師認為,勞動力的流動是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促進城鎮化進程的重要途徑,流動人口在流入地居留的不穩定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的平穩發展;采用2017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與各城市特征數據,探究公共服務對流動人口居留意愿的影響,著重研究公共服務影響效應的人群異質性和公共服務—主觀幸福感—居留意愿的影響機制;提出各城市應重視高水平公共服務對流動人口居留意愿的促進作用,以足量、適配且更加公平的公共服務增強流動人口主觀幸福感,從而提升其居留意愿。

        【閉幕式】

        閉幕式由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鄧君韜主持。

        image.png

        四川省法學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倫剛作會議總結。王倫剛副會長表示,本次年會是“以實際行動喜迎黨的二十大”的生動體現。王倫剛副會長總結了本次學術年會的特點,一是論文數量多、所涉群體和領域廣泛;二是研究內容豐富,既有學術熱點思考,也有歷史冷峻回顧;既有學術回顧,也有未來展望;既有老問題新思考,也有對新問題的敏感關注;三是研究方法多元,既有規范法學的細致分析,也有法律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嫻熟運用。以上特點表明,研究者們正在關注中國問題,進行著有本土特色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思考,正在生產中國本土的理論,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術研究水平正在穩步提升。

        會議最后,章群會長代表研究會真誠感謝與會成員對研究會發展的支持,感謝協辦單位《民主法制建設》雜志社、《四川勞動保障》雜志社的傳媒支持,感謝會務人員和志愿者團隊的默默付出,感謝四川省法學會、西南財經大學等單位長期以來為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治研究與實務同仁提供了一個高層次交流平臺;誠摯歡迎大家建言獻策,助推研究會“組織機構實體化、工作模式實戰化、成果轉化實效化、融入中心實質化”建設,合力推進民生社會事業發展與共同富裕。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库伦旗| 民县| 甘孜县| 呈贡县| 福安市| 翁牛特旗| 巧家县| 永年县| 柳河县| 休宁县| 梁山县| 分宜县| 赣榆县| 松阳县| 镇江市| 乌海市| 卢龙县| 昂仁县| 重庆市| 通许县| 信丰县| 阿图什市| 隆子县| 桓台县| 宁陕县| 安陆市| 宁蒗| 都江堰市| 施秉县| 延庆县| 汝城县| 高台县| 宿松县| 灵川县| 达孜县| 科技| 基隆市| 邳州市| 明光市|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