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屏山法院借助云上法庭,以一種別樣的“牽?;ㄕ{解”方式,成功化解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在法律的剛性與司法的溫情之間找到了完美平衡,為當事人帶來了公平正義。
牽牛花,看似柔弱,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向上攀爬的韌性。2023年9月,陳某向原告李某借款100,000元,在歸還40,000元后,剩余60,000元卻因經營困境難以償還。陳某并非不想還款,只是實在無力一次性償清,只能誠懇地希望李某能給予時間,分期還清欠款。
屏山法院的法官在了解這一情況后,沒有簡單地依據法律條文“一判了之”,而是如同呵護牽?;ㄉL一般,深入了解案件背后的實際情況。法官深知,如果直接判決,可能會成為壓垮陳某經營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僅會讓陳某陷入更深的困境,還可能導致還款計劃無法執行,引發更多的矛盾和問題。
于是,法官化身“護花使者”,積極與原告李某溝通。從情理上,法官向李某講述陳某的艱難處境,讓李某感受到陳某并非惡意拖欠,而是確實有難處;從法理上,法官耐心解釋相關的法律規定和執行風險,讓李某明白給予陳某時間和緩沖,不僅是對陳某的幫助,也是保障自己能夠順利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徑。
經過法官一番細致入微、如春風化雨般的調解工作,原告李某最終被法官的真誠和被告的實際情況所打動,同意了被告提出的分期支付方案。這一結果,就像為牽?;ù罱撕线m的支架,讓陳某有了重新發展的機會,也讓李某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障,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屏山法院此次通過云上法庭成功調解這起民間借貸糾紛,正是司法為民理念的生動實踐。它不僅體現了法律的威嚴,更展現了司法的人性溫度,如同牽?;ㄔ诜ㄖ蔚幕▓@中綻放出絢麗的色彩,為優化營商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貢獻了獨特的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