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近日,合江縣法院執行干警走進臨港街道興隆社區及四川御木軒家私有限公司,開展以“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為主題的正向普法宣傳活動,通過案例釋法、互動答疑等方式,引導群眾和企業樹立了正確的誠信觀念。
1.互動答疑:
法治宣傳零距離
在臨港街道興隆社區設置咨詢臺,針對群眾關心的“如何避免被錯誤納入失信名單”“失信對子女教育的影響”等問題逐一解答。
社區普法
在御木軒家私有限公司與企業管理人員座談,就“企業如何防范合同違約風險”“被納入失信名單后的修復途徑”等實務問題提供法律指導。
企業普法
活動現場發放《失信正向宣傳手冊》,并收集意見建議,實現了普法宣傳與司法服務的雙向互動。社區側重民生案例,企業聚焦經營風險,提升了普法針對性。
2.精準普法:
厘清“失信”與“失能”界限
活動中,執行干警結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社區群眾和企業職工闡釋了“失信被執行人”的法律定義,重點區分了“主觀失信”與“客觀失能”的本質差異。
“失信是具備履行能力卻故意逃避責任,而失能是因客觀困難暫時無法履行義務。”
除此以外,還通過講解納入失信名單的法定程序、信用修復機制等法律知識,幫助群眾消除對執行工作的誤解,倡導理性看待企業或個人因經營風險導致的暫時履約困難。
3.取得實效:
誠信意識深入人心
此次活動通過“以案說法+精準服務”的模式,既強化了群眾對失信懲戒制度的敬畏,也傳遞了司法機關“懲戒失信與保障權益并重”的執法理念。
興隆社區負責人表示:
“宣講讓居民明白了‘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道理,社區將配合法院做好誠信教育。”
御木軒公司代表承諾:
“企業將依法規范經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珍惜商業信譽。”
下一步,合江縣法院將持續創新宣傳形式,通過“失信警示+正向激勵”雙軌機制,推動形成“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社會共識,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