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法官,感謝你們!感謝仁壽法院真正的為民著想,解決實際困難,我們一家四代人都真心感謝。”3月22日上午一大早,兩位七旬老人從成都趕來將一面“嚴格執法揚國威,熱情服務解民憂”的錦旗送到余劍法官手中,這是對余法官在結案后持續負責與幫助給予的肯定與感謝。
2020年6月,余法官審理了一起追償權糾紛案件,原告雷某曾與被告朱某某、段某某合伙經營磚廠,合伙期間對外共同負債210000元。作為合伙人的雷某在家庭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積極償還債務,其老父親文先富更是賣房替子還債8萬余元,但按照原告雷某與二被告簽訂的《贈送協議》約定在合伙承包磚廠所欠的債務應當由被告朱某某、段某某承擔遂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履行支付義務。最終,法院認定原告雷某在對外承擔了支付責任后,有權依法行使追償權并判決被告朱某某、段某某支付原告雷某67700.00元及利息。判決生效后,二被告未能主動償還債務,文先富老人又想到了余法官。他多次打電話向余法官咨詢案件后續進展,傾述實際困難。案件在審理階段雖結案,但余法官并沒有就此了“事”,而是心里揣著老人的一份信任和一份為民司法的責任。他經過多方走訪調查,了解到文先富老人一家也是城市低保戶,僅靠兒子雷某打零工維持生計。而被告朱某某經診斷為癌癥晚期,家庭情況十分拮據,另一被告段某也因身患肝癌在判決后不久便身故,名下沒有資產。兩方的實際困難都擺在面前。余法官在核查實際情況后,并沒有推脫責任立即為原告雷某從速辦理訴訟費退費,從原告生活實際困難出發多方聯系匯報,最終為原告雷某爭取救助資金5萬元,至此這件糾紛也真正的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作為基層法官,身處于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前線,“為民”就是要把群眾的事放心上,群眾的囑托扛在肩上。正是這份信任與牽掛,才讓更多當事人相信法律,相信“司法為民”,感受到司法的人文關懷和溫暖。余法官如是說。
(孫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