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過后,晝短夜長。入夜的巴中經開區,一改昔日寧靜城郊的羞澀,高鐵站人頭攢動、街區小巷夜市熱鬧、河畔公園游人如織。如今的新城區展露光芒,充滿了人間煙火氣息。為加強夜間巡邏防控工作,守護好萬家燈火,巴中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緊密圍繞治安復雜、案事件易發區域和高鐵站等重點部位、人員密集場所,提前謀劃、多措并舉、精準發力,切實守護秋夜安寧、護航“夜經濟”發展。
民輔警在巴中東站執勤 攝影:茍惠珍
巴中高鐵東站開通以來,日均客流量1萬人左右。其中,夜間7個班次、進出旅客0.2萬人左右。針對站前廣場開闊、人流車流量大、夜間治安易漏管失控等特點,巴中經開公安大力強化科技手段推廣運用,構筑了全覆蓋、立體化的治安防控體系。警方在周邊高層建筑安裝高清監控視頻,并接入指揮大廳24小時巡防,與駐守警力同頻協作,實現線上線下同步在線,快速響應處置突發案事件。
巡特警在巴中東站執勤 攝影:茍惠珍
“我們突出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實時掌握轄區商圈、學校醫院、車站廣場、夜市攤點治安狀況,這樣既提升了處警效率,又大大減少了案事件的發生。”巴中經開區公安分局指揮長任剛表示。
興文派出所民輔警加強夜間巡邏 攝影:茍慧珍
緊盯“夜經濟”活躍區域,圍繞夜間人員聚集、治安隱患突出等問題,公安機關進一步深化“巡防處”和“機關警種支援派出所”機制,整合派出所、巡特警、交警警力,科學劃分必巡點15個,由巡特警快反警力和派出所社區民警定點值守、3名機關民輔警劃線動態巡邏、派出所1輛巡邏車增加夜間巡邏頻次,確保夜間警力不打折,做到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同時,統籌好保安、物業等群防群治力量,常態開展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聯調、治安聯動巡防等工作,進一步提高管事率和治安震懾力。
時新派出所民警加強賓(旅)館清查 攝影:茍慧珍
“每天晚上,要等到23時許最后一班高鐵到站,確保全部旅客安全有序乘車離開后,我們的巡特警隊員才回警務站休息。”巴中東站帶隊民警李敏表示。李敏,58歲,曾任分局副局長,從領導崗位退職后,主動帶隊開展東站的巡邏防控工作。高鐵運行以來,在其帶領下,開展進出站口執勤900余次,現場調解處置糾紛15起,幫助殘疾人進出站、尋找丟失行李、協助補辦身份證明等各類求助120余起。
興文派出所民輔警勸導夜市攤點顧客 攝影:茍惠珍
“你好,我是巴中經開區分局民警,您們夜市攤點在居民小區外,請提醒顧客們喝夜啤酒時聲音小一點。” “對入住的人員要做好實名登記,如果發現有人在酒店從事黃賭毒等違法行為,要第一時間報警。”這是興文派出所民警開展夜間巡邏和隱患巡查排查工作的場景。針對轄區治安形勢特點,巴中經開公安緊緊圍繞治安復雜部位,全面開展清查整治,營造安全穩定有序的夜間治安環境。
夜色之下,警色依舊。“巴中經開這座城市就像一個朝氣蓬勃、英俊瀟灑的少年,一切都在蓄勢待發,夜間辛苦執勤的民警定能讓這位‘少年’茁壯成長。” 這不僅是巴中經開市民的真實感受,也是眾多旅客的切身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