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得滴出水來,山坳處卻還有一棟閃著光亮的小樓,那是24小時不打烊的新林派出所。“這起彝族婚姻糾紛終于說好了”,長舒一口氣的魯惹曲布,連忙在筆記本上寫下了糾紛化解的工作記錄。作為土生土長的新林本地人,魯惹曲布褪下戎裝后,沒有“歇一歇”的想法,反而選擇扎根在了社區警務的第一線,這一干,便是十年。
換上藏藍,他是群眾口中的“老熊”
脫下戎裝,再換上藏藍警服,魯惹曲布始終對制服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在他心中,制服的背后,承載著的是為民服務的沉甸責任。在新林鎮,沒人不知道新林派出所的彝族輔警魯惹曲布。一米八幾的大個子,笑起來憨厚老實,周圍的群眾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老熊”。剛退伍參加公安工作時,“老熊”也曾為繁瑣而復雜的社區警務工作犯難。要管轄12個村,1.9萬人口,該怎么管?發展建設帶來了許多糾紛矛盾,又有自主移民居住,要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這個身形魁梧的彝族輔警,拎起包,把自己的拼勁、韌勁拿到社區警務工作中。面對不懂的公安業務工作,他就去跟派出所的領導、民輔警請教學習;聽到沒聽過的地名,他就親自去走、去看,把地圖畫在腦子里;對待轄區的群眾,他一家家地入戶走訪,面對面地溝通交談。
“我是彝族,我還是本地人。”
“你也是魯惹家的,算起來我倆還是親戚哦!”
靠著這樣獨特的“套近乎”,“老熊”走遍了新林鎮大大小小的角落,和群眾見面的次數多了,慢慢地就建立起了開展社區警務工作的信心。時間久了,有些群眾真的以為他姓熊了,見他都“熊警官”“熊警官”地叫,有事也都愛找他幫忙。最多的時候,“老熊”一天要接幾十個電話,有咨詢戶口辦理事項的、有反映鄰里糾紛的、有報警求助的……
傾聽群眾的訴求,了解群眾的困難,這樣的“老熊”,把根深深扎進了社區基層,真正成為了老百姓的“自家人”。
無私奉獻,他是矛盾化解的“解鈴人”
2024年5月,為了落實派出所主防機制,緩解派出所警力短缺的難題,峨邊縣公安局試行“大所帶小所”工作機制,將新林派出所的警力合并到城區所統一調度。作為駐守新林鎮的社區輔警,魯惹曲布也迎來了新的難題。新林是彝漢雜居地區,社會治安治理工作千頭萬緒、重點難點多,大山簇擁而造就的民風民俗也使得社區警務工作時常面臨挑戰。
魯惹曲布時常說道,“我是本地人,我多做一點,派出所的兄弟們就少辛苦一點。”
成功調解一件糾紛,便是讓群眾少一件麻煩,也是讓轄區多一份穩定,魯惹曲布正是抱著這樣的信念,始終將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盡心盡責、全力以赴。東家長、西家短,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背后,都有他的徹夜不眠的身影。
調解工作的背后,魯惹曲布也意識到轄區的個別群眾法律意識淡薄,他便利用下村社的時機開展法制宣傳,用平實的語言教育群眾摒棄舊習、破除遇到矛盾“大鬧大解決”的錯誤觀念。”正是他的徹夜守候、任勞任怨,換來了如今新林鎮“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情義兩全,他是家人心中的“頂梁柱”
清晨四點,魯惹曲布便裹上沾著露水的警服,踏著泥濘的山路向筍山去。肩上的背包隨著步伐輕輕晃動,此時的林間晨光未亮、薄霧彌漫,他卻能熟練地穿梭在蜿蜒的小道上。正值新林的采筍季節,筍山將會涌入數千名群眾,他要趕在人潮到來前巡查完易滑坡的路段。
烈日當空,魯惹曲布顧不上擦拭額頭的汗水,在臨時搭建的警務室前調解糾紛。兩戶采筍人因地界起了爭執,他操著熟練的彝語耐心勸解,從鄉情道義講到法律規定,最后帶著雙方握手言和。看到背著沉重筍筐的老人,魯惹曲布二話不說接過背簍,踩著濕滑的苔蘚送老人下山。當最后一抹余暉消失在山坳,采筍人漸漸從筍山散去,魯惹曲布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匆匆往家里趕。
有時候,在筍山駐扎一忙起來,一兩天都回不了家。但無論工作多忙,平時多累,在扎根社區之余,魯惹曲布也總用實際行動守護著自己的小家。魯惹曲布的妻子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中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母親,還養育著四個可愛的兒女。一家老小的開支都來源于魯惹曲布微薄的工資。2018年,魯惹曲布的哥哥因病去世,嫂子改嫁后留下了三個兒女無人撫養。面對這種情況,魯惹曲布毅然決然地接下了撫養哥哥子女的重任,從來沒叫苦叫累。有鄰居勸他,別給自己加擔子。魯惹曲布卻笑笑說,“哥哥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沒有什么負擔不負擔的,我要把他們養大,養成才,讓他們走出大山。”
夜深人靜,魯惹曲布坐在火塘邊整理著一天的工作日志,火苗旁映照著孩子們爽朗的笑臉。這個彝族輔警用布滿老繭的雙手,一手托起新林平安的重擔,一手撐起了對家族親情的堅守。 在日復一日的付出里,他用愛和行動詮釋著自己對社區警務的熱愛,詮釋著他身為兒子、丈夫、父親的責任和擔當。
在彝家土墻邊蜿蜒的石板路上,魯惹曲布的藏藍身影與晨霧同醒,伴星光而歸。他用腳步丈量著社區的每一寸土地,將調解糾紛的耐心、守護平安的執著化作和煦的春風,吹進了千家萬戶。又以兄長的擔當、父親的柔情筑起溫暖的港灣,熔鑄成生活的溫情底色。從守護小家到守望社區,魯惹曲布以堅韌與赤誠,堅守著“小家”與“大家”的幸福,讓奉獻與擔當的故事,在彝鄉大地上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