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搭建警民連心橋 服務群眾再升級 樂山公安隊伍教育整頓釋紅利

        來源:樂山市公安局 作者:王海 劉冉 發布時間:2021-03-22 16:20:31

        全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樂山市公安局聚焦服務群眾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創新舉措、暢通渠道、完善機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敞開大門聽民意

        微信圖片_20210322170553.jpg

        一是領導主動“尋意見”。市、縣兩級公安局班子成員結合分管工作深入相關企業、行業、協會,各級公安機關主要負責人深入基層社區,圍繞執法執紀、服務群眾以及教育整頓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征求意見建議,為改進教育方式和整頓措施贏得真支持、提供新思路。先后組織座談會51場次,發放調查問卷4370份。二是全警上門“走親戚”。廣泛開展“開門評警”活動,警種部門結合職能職責,深入到管理服務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走訪評查工作,開展“向人民報告”活動;基層公安派出所深入治安重點地區、隱患集中區域,查找薄弱環節,摸排治安亂點,了解掌握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先后共走訪單位1357家、群眾41000余人。三是搭建平臺“求方法”。借助傳統媒體、新興媒介及公安“兩微一端”,聚焦“旅游興市、產業強市”發展主線,突出“創新性、可行性”標準,分級分批開展“公安工作大家談”金點子有獎征集活動。截止目前已開展“治安防控、疏堵保暢、旅游警務”三類金點子征集工作,共收集5方面131項建議。

        二、創新舉措惠民生

        微信圖片_20210322170600.jpg

        一是校園防范“四方聯勤”。針對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校園及周邊安全問題,創新建立“民警+保安+教師+家長”聯勤聯動的“校園護衛隊”,形成了“嘉州護學隊”新品牌,每天上放學時間段在學校周邊開展巡邏防護和定點值守,截止目前,已建立校園護衛隊200余支,先后化解各類涉校糾紛61起,救助師生群眾37人次。二是警務服務“一網通辦”。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辦證程序繁瑣問題,升級樂山公安政務服務平臺,逐步實現戶政、車管、出入境等業務“刷臉辦”,同時對部分業務網上審批流程再造,大幅度縮短了審批制證時間,活動開展以來共精減行政許可事項8項和涉及群眾辦事創業證明7項,設置10臺交通違法自助處理機和6臺出入境簽注自助設備。三是交通管理“優化升級”。針對群眾提出的“整治交通亂象”建議,積極論證,推動實施,會同公交公司開通覆蓋城區的“學生號”公交線路25條,增設35處移動紅綠燈,調整優化中心城區8個重要路口信號燈配時,啟動實施城區十大路口渠化改造;同時針對涉車服務熱點需求,先后創新推出遠程定責、自助體檢等服務項目4個,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三、整改短板聚民心

        一是健全制度“劃紅線”。建立健全隊伍質態監測制度,以“人、財、物、事”等關鍵崗位為重點,圍繞執法服務、日常管理、履職能力等重點方面進行常態化監測;同時,對近年來民警違法違紀情況進行梳理,將受過紀律處分的民警作為重點對象,開展一對一幫扶,共走訪幫扶民警10人次,積極幫助解決實際困難13起。二是完善監督“堵漏洞”。按照紅黃藍三色,分級確定公安機關行政權力運行重點監督崗位,形成重點突出、層級明確、提醒精準、監督高效的提醒警示監督體系。不定期開展明查暗訪;同設立問題曝光臺,對辦公秩序、內務衛生、警容風紀等6類13項具體問題進行通報晾曬,目前,5個督導中發現問題并曝光部門的主要領導被責令作出深刻檢查。三是強化整治“護平安”。充分發揮公安機關護航旅游、服務發展職能,積極開展“我和群眾心連心,我為群主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先后組織實施突出交通違法治理、旅游治安環境整治、護校安園、打擊虛開騙稅務、火患整治等6個專項行動和送法進基層、以案釋法、法治宣傳等5大活動,確保實現“六個堅決不發生目標”,有力維護了樂山治安大局平穩。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焉耆| 宜丰县| 双牌县| 含山县| 建瓯市| 山丹县| 武安市| 靖安县| 东至县| 汝城县| 泌阳县| 兰考县| 红安县| 余江县| 绥芬河市| 临沭县| 会泽县| 若尔盖县| 徐水县| 古浪县| 甘洛县| 青川县| 兴城市| 叙永县| 洮南市| 鄯善县| 庐江县| 大邑县| 宁海县| 龙门县| 湾仔区| 龙江县| 古丈县| 乐都县| 延川县| 杂多县| 贡觉县| 勐海县| 封开县| 上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