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瓦青磚,干凈的庭院,墻上掛著幾串玉米,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犬吠,充滿了人間煙火氣,這里是抗美援朝老兵蘇和平老人的家。
聆聽歷史回響,傳承紅色基因。由于蘇和平老人已是91歲高齡,3月22日,眉山天府新區公安分局把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學習英模精神之蘇和平同志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開到了老人家中。
這天,蘇和平老人特意穿上了那件熟悉的軍裝。如其名一樣,老人為了和平奮斗一生。1951年入伍,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任第十五軍四十五師135團3營8連2班班長,在上甘嶺戰役中和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并肩作戰。
1952年正月,蘇和平和戰友們提前過了年,打好背包,從鴨綠江出發奔赴上甘嶺。為躲避空中炸彈襲擊,只能走羊腸小道,沒有路的山坡,便將背包放在屁股下坐著溜下去。
“敵軍常常來破壞我們的營房,其實這不是最大的威脅,缺糧斷水才是最嚴重的,饅頭運到常常都長了兩厘米霉,水被火藥污染也不能喝,好不容易運送進一袋壓縮餅干,卻因干燥至極的口腔和食道導致食物無法吞咽。”
談到戰友黃繼光,蘇和平老人說:“他是真的英雄。”當時,二營6連奉命在天亮前必須占領高地。前五次沖鋒,全軍覆沒。離天亮只有40多分鐘,還未占領高地,作為二營通訊員的黃繼光與戰友一起組成攻堅組,向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在快要接近炮火點時,黃繼光多處受傷,且彈藥已盡,他沒有退縮,而是看準敵軍火力點向前,朝著敵軍狂噴火舌的槍口撲了上去......
“上甘嶺戰役勝利了,可也失去了很多戰友。”動情之處,老人眼里有了淚光。
在老人的講述中,我們了解了這段戎馬歲月;只言片語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先輩的愛國、敬業、奉獻、堅韌......
傾聽那段崢嶸歲月,深切感受到先輩“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精神。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和平穩定來之不易。
眉山天府公安將以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為契機,正風肅紀,潔警促強,鍛造“四鐵一般”的公安隊伍。弘揚革命精神,強化責任擔當,在英雄們的崇高精神和優秀品格激勵下,以大無畏的氣概完成人民警察的職責使命,全力以赴保穩定、護安全、促和諧,切實提升群眾“三感一度”。
(符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