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我為群眾辦實事”!眉山市公安局出臺便民利民30條措施

        來源:眉山市公安局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6-11 11:10:46

        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和公安隊伍教育整頓成果轉化,眉山市公安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出臺便民利民30條措施。

        開門問政類

        推出“暖心回訪,為民解憂”舉措。全市110報警服務臺以曾電話報警求助的群眾為主體進行電話回訪,征詢對公安110的意見和建議;采用走訪、座談等形式,拓寬回訪渠道;深入鄉村、社區、學校等單位場所,開展110宣傳,收集意見和建議,推行回訪整改,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推行“雙回訪”機制。“雙回訪”機制是指分、縣局回訪中心和接處警及窗口部門均要回訪聽取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接處警、業務辦理和案事件辦理的認可度和滿意度,對不滿意的情況及時進行梳理整改。

        開通24小時防詐咨詢。加大全市公安機關各級部門防范電信詐騙工作力度,市縣(區)兩級公安機關110報警平臺開通24小時在線接聽群眾防詐咨詢、求助,及時解答、處理轄區群眾關于電信詐騙的相關問題。

        提供24小時出入境咨詢服務。對接國家移民管理局“12367服務平臺”,積極向群眾宣傳使用“12367服務平臺”進行出入境證件辦理業務咨詢,并積極為群眾提供全天24小時業務咨詢服務。

        設立公安機關監管場所投訴電話。監所管理支隊將增加電話投訴和意見收集渠道,針對辦事群眾在三所期間的感受,收集并受理群眾的意見建議和不滿意投訴,并根據相關內容迅速核實后優先進行處理和反饋。

        普法咨詢類

        推出警情預警措施。市縣(區)兩級公安機關利用公安陣地、“雙微”平臺等,針對近期高發警情對轄區群眾進行防范宣傳,有針對性地增強人民群眾自我保護意識,筑牢防范違法犯罪的意識。

        推出全覆蓋電詐宣傳舉措。市反詐中心推出全時段、多領域的反詐宣傳,按照城區每人必宣、農村每戶必進模式,實現宣傳全民覆蓋;針對高發類案、重點人群、重點部位開展專題宣傳,進一步拓展精準宣傳空間。對有培訓需求的組織、單位,市反詐中心將組織上門面對面培訓宣講。

        啟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通過開展反恐送宣進企業和防邪送宣進校園活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保密意識,了解掌握反恐防暴、防邪等有關知識和技能,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國家安全 人人有責”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啟動“微信咨詢站”。針對高新區(甘眉園區)群眾,派出所戶籍民輔警分片加入轄區社區(村組)微信群,接受群眾戶籍登記、居民身份證辦理等高頻事項微信咨詢;探索在全市推廣“微信咨詢站”。

        為民服務類

        開通老年人出入境系列便利舉措。出入境部門針對60歲以上老年人設立優先辦理“綠色通道”,提供未預約辦理業務渠道,設置愛心專座、提供便利用品和推出“一對一”指導,助教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針對60歲以上老年人申辦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或臺灣通行證,可直接復用5年內曾辦理過的出入境證件照片或居民身份證照片。

        開通港澳居民內地申請換發補發通行證舉措。港澳居民可通過出入境政務服務平臺實現網上查詢受理地點、預約辦理時間、自助查詢辦證進度等多項“互聯網+”政務服務,對在內地期間證件過期換發、遺失損毀補發可就近向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辦理;申請人可通過窗口申請、提交材料、繳納辦證費用、自愿選擇證件郵寄服務,一次性完成所有申辦手續,辦證時間縮短為7個工作日,有緊急需求者還可以通過“綠色通道”實現“急證即辦”。

        推出便民訴訟查詢措施。全市各區、縣黨務政務大廳公安戶籍窗口,全部開通訴訟人口信息“一站式”查詢業務,為全市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線上、線下提供訴訟人口信息查詢服務。

        開通高考考生辦證“綠色通道”。針對參加高考的考生,全面實施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臨時身份證明“綠色通道”服務,對特殊情況需辦證的考生,主動提供電話預約、上門受理、送證上門等服務。

        出臺農村戶籍“延時辦”措施。在正常工作日之外,逢國家法定節假日上午9時至12時,農村派出所戶籍窗口照常辦理戶籍業務。

        開通交通事故證據材料網上查功能。事故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死亡事故當事人近親屬及其代理人,可以運用手機12123平臺,經審核通過后,查詢或打印交通事故現場圖、檢驗報告、鑒定意見、模擬實驗筆錄、機動車保單、當事人駕駛證等證據材料。

        優化限時臨停舉措。在全市推行校園周邊臨時停車管理規定,針對全市中心城區存在停車難的各中小學校、幼兒園上學、放學的不同時間段,劃定臨停區域、擺放公告牌,引導接送學生的車輛在規定時間內在街面有序臨時停放。

        推出便利老年人線上線下辦理交管業務舉措。針對60周歲以上老年人,推出可使用親友“交管12123”手機APP賬號,由親友代辦網上機動車牌證、駕駛證業務,增強老年人辦理交管業務的便捷性;推行在車輛管理所等公安交管服務窗口設立老年人辦理業務綠色通道或專門窗口,為老年人提供免費代辦服務。

        安全防范類

        常態開展反恐防暴培訓。組織學校、企業、商場等重點目標單位的安保力量,常態開展反恐防暴培訓和協同演練,有效應對暴恐和個人極端行為案事件,進一步提升預防和先期處置能力和水平。

        推動守護群眾“錢袋子”舉措。發動群眾關注熊貓反詐微信公眾號、抖音號和快手號,深入了解掌握反詐知識,提高識騙防騙意識;動員群眾在手機上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攔截詐騙信息,識別詐騙賬號,守住群眾“錢袋子”。

        引領社會力量提升管控能力。洪雅縣景區派出所整合企業內保力量、小區管家、小區網格員、治安積極分子,每日21時30分至23時30分常態化開展聯動巡邏防控;整合景區內公安天網、小微天網、雪亮工程等資源,將數據匯聚到應急指揮平臺,打造“智慧平安景區”。在全市4A級景區探索推廣“平安智慧景區”。

        簡政放權類

        推出網絡安全審核全程網辦。針對全市需要到公安機關網安部門辦理網絡安全審核(含登記和備案)的單位或者個人,實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信息網絡安全審核、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備案、ICP/ISP登記實現全程網辦。

        推動簡易戶籍業務24小時辦理。將公安政務服務延伸至基層派出所或社區窗口單位,把戶政業務自助機投放到辦理業務群眾基數大、業務量集中的公安派出所或街道社區,便于群眾24小時自助辦理簡易戶籍業務。

        壓縮行政許可辦理時限。在眉山市中心城區推出壓減行政許可辦理事項舉措,壓縮二、三類易制毒化學品購買運輸許可時間,由3個工作日減少為1個工作日;壓縮旅館業特種行業審批時間,由20個工作日減少為7個工作日;壓縮公章刻制業特種行業審批時間,由7個工作日減少為2個工作日。

        全市開通車駕管辦理業務。在全市各區縣交警大隊車管所、機動車登記服務站開通部分機動車檢驗監管類、機動車登記類、駕駛證辦理類、機動車登記服務站等車駕管相關業務的辦理。

        推出車駕管業務“一窗辦”、“一證辦”舉措。全市所有車管窗口和服務站全部實行“免費復印、免費拓印、免于填表、免于提交”的“四免”服務;推出“一窗服務”,實現憑本人居民身份證明一證即辦18類車駕管業務,實現繳費支付電子化,受理、制證、繳費“一窗通辦”。

        推出交警365活動。針對工作日無法辦理違法處理的群眾,交通警察支隊直屬大隊交通違法處理窗口周六、周日正常上班,辦理交通違法處理業務。

        推出居民身份證發放前移舉措。針對高新區(甘眉園區)內群眾,將居民身份證發放前移至社區警務室(站);對超過三個月未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群眾進行電話或短信通知;對轄區孤寡老人、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開展送證上門。探索在全市有條件的區域推廣身份證發放前移舉措。

        推出舊貨業等六類特種行業備案前移舉措。針對高新區(甘眉園區內),舊貨業、舊手機交易業、開鎖業、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業、旅館業特種行業變更、生產性廢舊金屬收購業備案共六類特種行業的備案,可前往當地社區警務室(站)進行備案。

        推出容缺受理證明材料核查舉措。針對高新區(甘眉園區)內群眾,進一步精簡要求提供的證明材料,對申請人基本條件具備,主要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條件,但部分資料不規范或有欠缺的,凡能通過門戶網站等各類平臺查詢核實的公民相關信息,一律不再要求提供相關證明、證件材料。

        提供公安政務服務代送審服務。針對高新區(甘眉園區)內群眾,全部公安政務服務事項,群眾在派出所或社區警務室(站)申請后,符合條件、材料齊全,需要上報分局或上級公安機關審核、審批的,一律由派出所統一上報。

        (眉山市公安局)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博| 辽宁省| 平潭县| 宿州市| 克什克腾旗| 根河市| 正阳县| 太原市| 宝清县| 襄城县| 阳西县| 定陶县| 建水县| 白河县| 宣汉县| 六枝特区| 北碚区| 宜阳县| 龙泉市| 长丰县| 涞源县| 佛教| 宜良县| 湖州市| 安平县| 仁化县| 忻州市| 台东县| 孝感市| 微博| 沈丘县| 策勒县| 桦南县| 海口市| 陕西省| 台北县| 江都市| 渑池县| 大悟县| 南漳县|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