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脫貧攻堅模范民警劉軍: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傾注到脫貧攻堅偉大戰役中

        來源:樂山市公安局 作者:劉冉 魯勇 發布時間:2021-07-29 11:00:34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勝利背后,凝聚著千萬扶貧英雄的智慧與心血;勝利背后,浸潤著公安扶貧干部的奉獻與擔當。參加脫貧攻堅工作三年多來,樂山市公安局駐馬邊縣下溪鎮石龍門村駐村幫扶干部、樂山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民警劉軍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始終牢記、深刻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干拼搏、勇爭一流,持續強化防貧動態監測,想方設法推進移風易俗和經濟發展,不斷強化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傾注到了脫貧攻堅偉大戰役中,在全市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受到被幫扶群眾的廣泛贊譽。

        微信圖片_20210729105459.jpg

        訪民情、惠民生,推進移風易俗

        駐村三年來,劉軍同志始終以“知民心、聚民心、安民心、暖民心”為目標,深入開展入戶走訪、政策宣傳、為民辦實事、暖心服務等工作,大力倡導移風易俗。

        他深入開展全覆蓋走訪工作,通過12次全覆蓋的走村入戶,與村民拉家常,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掌握村民生產生活情況,了解群眾思想,收集意見建議上百條,妥善化解處理矛盾糾紛50余起,解決村民生產生活困難上百起,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他傾力為村民開展法律法規、惠民政策宣傳,做好黨的政策宣講人。通過上門入戶、組織召開壩壩會,建立微信群、QQ群等開展森林防火、交通安全、防汛減災、禁毒防艾、掃黑除惡等法律法規、典型案例宣傳教育,持續強化村民法律意識,引導村民遵紀守法。他廣泛組織開展住房、醫療、教育、產業發展、務工信息等政策宣傳工作,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知曉率,并及時跟進幫助政策落地、落實,有效解決了群眾實際困難。

        他真情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題,通過黨支部結對幫扶,三年來累計為石龍門村協調落實幫扶物資合計60余萬元。期間,他積極協調市公安局等相關部門援建石龍門村路燈31盞,新建迎賓門1扇,捐贈鎮江廟鄉中心校圖書1200冊,大力援助石龍門村兩委辦公設備經費。同時,他積極協調縣級部門為石龍門村修建河堤堡坎0.5公里,通組公路沉陷修繕與硬化共計5.96公里;積極協調愛心企業、人士,籌集善款3.5萬元解決村幼兒園學習用具、生活物品,捐助2名留守兒童大學畢業前學習、生活費用,為全村村民發放衣物共計10000余件。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幫助解決了疫情期間5名學生網絡學習問題。

        他下大力推進村民移風易俗,通過組織“感恩奮進演講”“新風文明示范戶評選”等活動,廣泛深入宣傳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好舉措,積極倡導新時代新風尚,增強了村民愛黨、愛國之心,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同時,他主動到群眾中宣講,引導村民愛護環境衛生,加強環保意識,為鄉村振興打下良好基礎。

        微信圖片_20210729105506.jpg

         強堡壘、夯基礎,健強基層組織 

        參加駐村工作以來,劉軍同志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在強基礎、補短板上下功夫,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的堅強戰斗堡壘。

        他認真組織開展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通過召開村民壩壩會,不厭其煩向廣大村民宣傳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對減輕農民負擔,調動農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同時,周密組織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扎實做好維穩工作,確保了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順利圓滿。

        他全力投入村黨建精神文化場所建設,為石龍門村打造出了一條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黨建文化長廊,進一步筑牢了基層黨建陣地,讓廣大黨員干部凝心聚力、奮勇拼搏,為村支部發展壯大做出積極貢獻。在村委會修建黨建墻約20平方米,制作展板3個,積極組織黨團活動,看望慰問困難老黨員10名。

        他注重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號召廣大黨員干部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率先垂范、躬身執行,及時解決群眾最現實、最急迫問題,組建成立“黨員干部突擊隊”,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環境衛生治理、森林防火等工作上百次。同時,積極協助村“兩委”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全力增強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和凝集力,發展黨員5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名、后備干部1名。

        微信圖片_20210729105514.jpg

        保穩定、抓重點,鞏固脫貧成效

        駐村工作以來,劉軍同志嚴格落實中央、省、市各級要求,在幫扶石龍門村整體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全面落實“四個不摘”,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他多措并舉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組織推進全村住房建設共計199戶;確保全村248名兒童義務階段教育入學率100%;落實“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政策,保證貧困戶醫療費用支付比例控制在5%以內;加強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雙措并舉,確保村民收入有保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全村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8%下降到2019年的零。他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對村民住房、醫療、教育方面多措并舉開展幫扶和保障,健全監測幫扶機制,持續跟蹤村民收入變化,石龍門村人均年度純收入由2014年度的2035元提升至2020年度的10900元。

        他堅持常態化開展防貧防返貧工作,定期組織研判全村“兩不愁、三保障”易致貧、易返貧戶、風險戶。他總是加班加點,經常通宵達旦,通過“一看、二問、三算、四核”的方式,上門入戶對重點人員進行排查,常常一出門就是一整天。他想盡一切辦法,推動產業發展,協助村“兩委”厘清集體經濟發展思路,探索發展路徑,通過鼓勵推廣經營性入股分紅,讓村民人均分紅達85.05元/年;推動成立農民合作社3個、家庭農場3個,創新“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方式,通過扶植產業發展,以點帶面、全面鋪開,促進全村產業發展。 

        擔使命、履職責,夯實社會治理

        駐村工作以來,劉軍同志始終把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擺在扶貧工作首位,牢記人民公安的使命和職責,強力推進“六進六邊”工作,為石龍門村老百姓安居樂業保駕護航。

        他科學組織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中,他把自己從扶貧民警迅速變身駐村防控人員,從扶貧一線轉戰到戰“疫”一線,雖然角色轉變,但工作的精準度和高標準沒變。他舍小家為大家,即使周末也主動駐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帶領全村人民構筑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去年以來,他和村兩委張貼公告上百份、發放宣傳單上千份、組織播放流動廣播上千次,積極引導村民不串門、不聚集,做好自我防護隔離。他不分晝夜地組織開展地毯式摸排,對異地回鄉的24戶36人采取隔離措施,并為他們提供生活物資,開展心理輔導等工作,確保全村零感染。他帶領村民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疫情防控政策,毫不松懈地組織全村落實疫情防控舉措,堅決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責任,構筑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他認真組織開展森林防火工作。嚴格按照“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要求,組織工作隊、村組干部對林區采取“網格化”管理,責任到人、責任到片。他組織對全村392戶農戶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承諾書,廣泛張貼宣傳四川省森林防火條例。他努力推動無人機空中巡查機制,以“人防+物防+技防”的方式,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切實有效管控林區安全。

        他全面加強交通安全管理。他主動深入分析農村地區交通出行規律、特點,積極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讓村民樹牢交通安全意識。同時,全面組織對農村道路交通開展專項整治,持續加大對三輪車、摩托車、面包車等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從源頭上預防各類交通事故發生。

        他全力開展防汛減災工作。提前周密部署安排防汛工作,加強地質災害點排查,強化監測預警,建立應急預案,落實專人、專段查看制度,同時加強宣傳力度,提高村民安全意識。2020年5月26日,馬邊境內發生3.8級地震,他連夜對全村開展摸排,全力幫助村民抗震救災,全村共2戶住房輕微受損,無人員傷亡。在2020年的“8.30”特大暴雨中,他和村兩委緊急轉移河道兩旁村民26戶150余人,確保無人員受傷,將村民損失降到最低。

        在劉軍同志和樂山市公安局全體駐村幫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石龍門村于2019年順利完成了省、市脫貧摘帽驗收,2020年高質量完成了全國脫貧攻堅普查驗收以及中央、省、市脫貧攻堅成效考核驗收。2021年,石龍門決勝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劉軍和駐村干部們的夢在石龍門村逐漸實現。

        劉軍和駐村干部們為石龍門村今天的成就感到無比高興和自豪,他們表示,駐村工作沒有捷徑,走得勤、沉下心、做實事,群眾就會認可你。今后,無論身在何處,馬邊縣下溪鎮石龍門村,都是他們魂牽夢縈的地方,他們深愛著這片熱土!

        (劉冉 魯勇)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汤阴县| 潼南县| 聂拉木县| 郴州市| 驻马店市| 清涧县| 沂源县| 巴楚县| 大化| 双鸭山市| 嵊泗县| 芜湖县| 阿鲁科尔沁旗| 祥云县| 上林县| 金堂县| 来宾市| 峡江县| 哈尔滨市| 辛集市| 治多县| 梓潼县| 石首市| 陈巴尔虎旗| 临安市| 永济市| 红桥区| 莒南县| 景东| 通河县| 瑞丽市| 元江| 平和县| 裕民县| 葵青区| 武陟县| 色达县| 锡林浩特市| 扎囊县|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