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中,井研縣公安局按照“科技引領、改革創新、緊貼實戰、服務群眾”的要求,投入資金研發推廣安防智慧屏,提升打防管控和基層治理效能,推動“平安井研”建設再上新臺階,在7月15日全省公安機關第七屆基層技術革新比武大賽中獲得三等獎,目前正在向國家專利局申報專利。
“智治”引領,加快創新“進度”
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公安工作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招,依靠科技解放人力,提升警務實戰效能。 一是對標民意明靶向。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召開“研為百姓·平安篇”警民懇談活動25場,舉辦“領導班子走基層”103次,收集老年人、兒童未帶手機被盜搶騙等特殊時段、特殊場景下緊急求助困難、報警形式單一等意見建議6條,為研發安防智慧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現實依據。 二是上下齊心抓推進。縣局黨委高度重視,副縣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杜雨青牽頭主抓,分管局領導具體落實,抽調科通、情報、網安、刑偵、治安等部門8名民警成立工作專班,結合全縣治安形勢和群眾需求,深入開展調研,反復進行論證,作出頂層設計,提出解決方案。 三是技術攻關解難題。聯合“康佳”技術人員,成立安防智慧屏研發小組,投入經費20萬元,開展從外觀設計到系統核心的科研攻關,先后攻克6項技術難題,歷時4個月完成產品研發設計。 四是多方協力出成效。在市局科通、情指等部門,以及大成均圖、依圖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安防智慧屏經過半年的測試運行和完善升級,日益彰顯實戰價值,成為信息化、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精治”賦能。提升實戰“高度” 安防智慧屏從互聯網絡,通過安全邊界接入公安網110智慧接警平臺,加密傳輸接入視頻專網,實現了群眾一鍵報警、精準指揮調度、人員軌跡追蹤等五大功能,服務實戰更加精準、服務群眾更加精細。 一是群眾一鍵報警。在銀行、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安裝一體機,與110接警系統聯網,群眾點擊報警按鈕后自動將警情上傳指揮中心。聯合指揮部通過安防智慧屏上的音視頻設備,直接與報警人溝通,精準掌握現場動態,科學制定處置策略。 二是精準指揮調度。通過安防智慧屏上集成的AI人臉識別技術,對街面巡邏警力進行考勤打卡,準確掌握警力分布,配合智慧崗亭和快反點,直接指揮就近警力處置警情,及時部署增援力量,第一時間平息事態,實現了“135”快反目標。 三是人員軌跡追蹤。通過人像抓拍和無線傳輸功能,實時上傳人像庫比對,及時確定嫌疑人身份,以便統籌調度警力,開展軌跡追蹤和查緝攔截,極大提升了偵查破案效能。 四是動態宣傳防范。播放各類公安宣傳標語、圖片和音視頻,發布治安形勢、高危預警信息和電子通緝令(通告)等,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提醒群眾有針對性地加強防范。 五是實時應急救援。把安防智慧屏升級為“百寶箱”,根據實戰需要,放置應急藥品、救生器材和常規警用裝備,及時為民警和群眾提供幫助,打造群眾身邊的“急救站”。 “長治”聚效,增強治理“亮度” 把科技優勢轉化為實戰優勢,安防智慧屏的建設應用,極大提升了警務實戰和治理服務效能,贏得了基層民警和廣大群眾的高度贊譽。 一是群眾報警實現“多元化”。安防智慧屏較其他一鍵報警設備,操作流程更簡單,具有視頻傳輸功能,群眾報警更加簡單便捷。2021年9月,縣局在縣城區人員密集場所布點建設8臺一體機,累計接警35起,占城區總警情的16.1%。 二是偵查破案按下“快捷鍵”。建設應用安防智慧屏,緩解了縣城區“天網”視頻監控覆蓋不足的矛盾,為偵查破案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支撐。安防智慧屏投入運行以來,共提供軌跡數據53份,協助破獲案件11件,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幫助尋找走失人員2人。 三是宣傳教育更有“感染力”。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禁毒宣傳教育、交通安全管理作為重點,通過安防智慧屏滾動播放短視頻、發布預警提示,以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的方式提醒群眾加強安全防范,縣城區警情數和發案數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8.1%、20.9%。 四是整體防控盤活“一盤棋”。完善“研城快警”模式,結合安防智慧屏視頻傳輸功能,精準掌握城區人員、車輛流量和人員密集場所動態情況,科學調整勤務力量,做好秩序維護、定點守護等工作,提高了見警率、管事率和震懾力,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增強。利用安防智慧屏AI智能人臉識別技術自動識別、比對、推送重點高危人員信息,派出所民警和特巡警及時跟蹤布控,把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