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是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警察法治文化分會2023年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真實寫照。善于創新實踐,積極發揮分會在法治文化研究、法律傳播、參與立法、法律服務、法治實踐的主力軍作用,成為中國警察隊伍的法治文化“奇兵”。
聚焦基層治理“難點” 攻克法治公安“盲點”
2023年在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文化思想中,警察法治文化分會先后完成哲學社會科學、相關課題研究。圓滿完成《“信”源治理的羌寨實踐與探索》《基層治理中反家庭暴力機制研究》《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理解與適用研究》《<信訪工作條例>宣傳培訓新路徑研究》《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司法服務一體化協作機制研究》等課題申報、立項、研究、結項工作,其中獲批立項主持一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公安部公安理論與軟科學科技計劃項目),獲批結項三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青年項目,公安部公安理論與軟科學科技計劃項目,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法治專項項目),獲批四川反恐怖主義中心重點課題、獲批四川省智慧警務與國家安全風險治理重點實驗室項目。
激活“成果”轉化 盤活研究“能力”
為提高研究成果轉化和提升分會研究人員整體研究能力,警察法治文化分會積極參與全國學術研討活動,先后通過參加學術研討、論文交流等形式參與第八屆犯罪學論壇“人工智能社會中的犯罪治理與防控”“第一屆反家庭暴力防治論壇曁反家庭暴力法實施問題研討”“自我革命戰略思想與監察體制機制的完善”“公安思政與法治研討”“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與檢察機構法律監督有機貫通和相互協調機制研究”“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公安應急管理現代化”“第六屆民法典施行天府論壇”“2023中國警學論壇”“第十八屆海峽兩岸曁香港澳門警學探討”“全國首屆公安政治工作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一屆婦女兒童法治保障論壇”等學術活動。
警察法治文化分會組織會員將研究成果及時撰寫論文、研究報告、決策咨詢等。2023年先后被《公安教育》、《公安研究》、《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學報》《刑警縱橫》《西北公安法治(陜西省警察學院學報)》“學習強國平臺”“四川法制網”“四川警察協會”公安部及省廳上發表學術文章20篇,一篇決策咨詢獲四川省公安廳采納,《城市軌道交通反恐防范措施及處置探討》獲評瀘州市第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理解與適用研究》榮獲四川省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2023年學術年會一等獎,《基層公安機關應急警務面臨問題與對策獻芹》《談談“消防+公安”執法模式構建》榮獲中國應急管理社會治理防控與應急保障工作委員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重慶警察學院“學術論文類最佳成果獎”,《案例法學在法治公安的實踐與探索》榮獲中國警學論壇優秀論文獎,《空港邊檢視角下打擊跨境犯罪研究》榮獲第十屆海峽兩岸曁香港澳門警學研究優秀獎,《“信”源治理的羌寨實踐與探索》被綿陽市公安局確定為揭榜掛帥項目,入選中國警界最高學術殿堂--2023中國警學論壇。《陷入“兩難”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預防研究》在2022年四川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中榮獲三等獎。《依法治國背景下推進基層派出所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思考》《深刻理解中國警察訓詞中的習近平法治思想》榮獲四川省公安廳“第一屆特約研究員優秀研究成果”優秀研究成果獎。
警察法治文化分會還積極參加國家、省級本科一流課程建設,目前所參與四川警察學院研發的《警務溝通方法與技巧》經四川省教育廳評定為“四川省一流本科課程”,目前正在申報國家一流課程。
另外,警察法治文化分會還組織警察作家積極參與文學創作。2023年,在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中國作家網上刊登發表《飄渺而悠長的草原牧歌》《時間主仆的辯證法》《腹有詩書天地寬》《寫作與閱讀與思想與表達的塘邊之思》等各類散文、小說、雜感、評論70余篇。分會成員編導并主演的歌舞節目《烈烈磐石》被選送參加省廳“向人們報告”主題晚會,作詞的歌曲《迎著光》被選送省廳參加年終晚會。
發揮“智庫” 為立法“吐槽”
警察法治文化分會通過基層立法聯系點,召開座談會聽取來自不同行業專家、一線職工及城鄉居民的不同意見等方式參與立法工作。僅2023年1月以來,參與了國家立法、省市地方立法調研、修改具體活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四川省社會信用條例》《四川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實施辦法》《四川省食品安全條例》《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條例》《四川省職業教育條例》《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辦法》《四川省精神衛生條例(草案)》《四川省世界遺產保護條例(修訂草案)》《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修訂稿)》《綿陽市水污染防治條例》《綿陽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綿陽市歷史文化遺址保護條例》等國家、地方立法提出立法建議62條。
講百姓“家事” 說身邊“法律
2023年,警察法治文化分會創新法律、法治文化宣傳模式,當好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宣傳員”。“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內和國際相關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在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警察法治文化分會還有一個更加重要職責就是傳播,也就是如何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文化思想。近年來,先后研發了《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踐行中國警察訓詞》《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守“三項”規定》《軍人與法》《法治是一種生活方式》等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專項課程,開展各級各類法治宣講活動60余場,受教育人員達到4萬人次。在成都大運安保等重大活動中,為政法機關、基層組織提供安保執法大講堂法律服務。建立了“指尖課堂”“公安行政執法交流群”等八個網絡法制服務平臺,長期為3000多一線執法人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組建了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體化運行團隊老謝說法法制服務隊、首席法律咨詢專家警察法學工作站;在公安內網開通了“老謝說法”法制服務網站,建立了公安內網在線答疑解惑互動平臺,安裝了法律咨詢服務可視電話。在法律咨詢服務崗位上最大的收獲是:領導和民警總是認為,我們的法律咨詢服務讓他們心里踏實、決策思路明晰、執法有底氣!
為了搭建“人民群民”“公安民警”通過法律宣講形成共建共享共治從而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平臺,警察法治文化分會與宣傳部門同志一道打造了“老謝說法”地方語言普法短視頻連續節目,通過“學習強國”“今日頭條”“四川法治抖音”“四川法制網”“川法網公眾號”“四川省警察協會公眾號”“四川省警察協會網站”“四川省反家庭暴力公眾號”“四川省反家庭暴力網站”等平臺推送節目,實現了欄目“講百姓家事,說身邊法律”目標,當年被評為涪城區好新聞獎,目前共推送節目24期,點擊量達到20萬人次。綿陽市公安局專門召開了現場會,推廣工作經驗,綿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述、四川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張光華在工作簡報中作出肯定性批示,涪城區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張虛懷專程到服務隊調研,綿陽市涪城涪城區法學會孟霞書記、德陽市法學會副會長雷振宇等領導也先后帶隊指導工作。
為法治實踐“把脈” 讓團隊最接“地氣”
為守住重大體育賽事安全底線,最大限度因執法對成都大運(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帶來負面影響,警察法治文化分會開展 “成都大運”安保規范執法大講堂、運用微信群互動交流“隔空法律咨詢服務”、通過可視電話在線法律答疑、開通24小時執法服務熱線、送法到崗位等“貼心”服務。分會成員參加成都大運會安保任務,并在開幕式進行時,成功處置一起無人機非法放飛事件。
@開啟“成都大運”安保規范執法大講堂
在樂山、雅安、眉山、綿陽、德陽等地成都大運安保骨干培訓班上,在“成都大運”安保規范執法大講堂中以習近平總書記“行政執法工作面廣量大,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群眾,直接關系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法治的信心”為指導思想,以黨的二十大報告規范執法為方向,緊緊圍繞重大體育賽事中公安行政執法五大類十六個具體問題展開。結合貫徹實施行政處罰法等行政法律,大講堂重點體現了安保行政執法“溫度”,詳細介紹了《關于全面推廣行政處罰“三張清單”制度推進包容審慎柔性執法的指導意見》,在體現公安安保執法力度的同時如何傳遞公安執法的“溫度”。支援成都大運會赴汶川、阿壩、若爾蓋、九寨溝4縣開展環川卡點安全執法送教,支援成都大運會赴南充交警支隊開展民警執勤執法禮儀送教。
@與天府國門衛士交流“現場執法語言技巧”
“成都大運”國際友人、運動員將蒞臨成都,天府國門是關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與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邊防檢查執勤人員進行現場演示、專題指導。通過警察執法法言法語、現場記錄、當場盤問筆錄、詢問筆錄教學、互動和實踐操作等“動”“靜”執法語言技巧交流,對優先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語言執法、如何應對突發狀況下執法語言的運用、如何適用現行我國法律對語言要求和風險化解留下深刻印象。
@依法維護信訪秩序,積極化解矛盾糾紛
7月7日,綿陽市涪城區組織召開迎接成都大運會信訪穩定工作專題培訓會,各鎮(街道)、15個相關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同志共70人參加了培訓。分會成員組織專家系統講述了新時代信訪工作的新特點和常見違法行為的處置方法,全面分析了在法治軌道上解決違法信訪問題的“5個方面著力點”,并深度解讀了如何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規范信訪秩序、最大限度減少社會對立面、維護社會長治久安。
矛盾就好比“火藥桶”,如果不及時化解疏通,成都大運安保可能會受到影響或者掣肘。何XX對有關部門采取的社會管理措施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請求確認行政機關違法并要求國家賠償,張X對行政處罰不服認為處罰太輕,那XX對行政強制治療措施不服、廖XX等業主對行政機關決定不服。分會成員第一時間與涉及單位進行溝通;和當事人民對面交流;充分利用《四川省糾紛多元化解條例》等法律、法規,通過與基層組織、轄區黨員干部、人大代表形成合力,求得當事人問題得到解決和“順氣”。分會成員與綿陽市涪城區城郊街道平政社區黨委書記、區人大代表謝長華,城郊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委員李昆林到平政九組送法、與基層黨員群眾交流。通過多方努力,成功化解行政爭議四起,三起行政訴訟當事人主動撤回起訴并獲得人民法院裁定認可,一起行政復議案件當事人撤回復議申請,并配合行政機關調查取證工作。
@送法到基層,筑牢基層治理根基
為確保成都大運安保在基層落地,2023年7月14日下午分會成員專家專程送法到綿陽市涪城區石塘街道,開啟“成都大運安保”大講堂基層行。石塘街道辦事處黨、政在家班子成員;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及信訪維穩干部,社會治理辦全體人員;各村(居)社區書記及信訪維穩干部;區級部門派駐街道單位(派出所、司法所、市場監管所、綜合執法中隊)共80余人參加培訓。專家以黨的二十大精神 “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的戰略部署為指導,以石塘轄區已經發生的信訪案例和可能發生的信訪穩定研判為話題,以《信訪工作條例》賦予基層組織信訪工作職責為脈絡,從法治信訪、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信訪秩序維護、基層治理中如何發展好“楓橋經驗”與大家進行了交流。
為理論和實踐“架天線” 為基層治理“引鳳凰”
2023年2月28日下午,由警察法治文化分化牽線搭橋,成都大學法學院、四川省反家庭暴力知識普及基地與綿陽市涪城區城郊派出所簽約、授牌儀式在城郊派出所成功舉行,至此研究機構直接參與基層治理落戶涪城全面落實。成都大學法學院院長、四川省反家庭暴力知識普及基地主任科普鄧陜峽、基地副主任劉劍,基地科研人員賀海燕,綿陽市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涪城區人大代表謝平,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徐立峰,分局法制大隊大隊長王甫,分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杜杰,分局城郊派出所所長李昆林,綿陽市涪城區城郊街道及社區負責婦聯工作人員、婦女代表共35人參加了活動。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發出后,為增強法學院教學與實踐契合,成都大學主動與表達了合作意向。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徐立峰代表副區長俞焰斌致辭,熱烈歡迎科普基地鄧陜峽主任一行的到來。他表示,此次雙方簽訂合作協議,旨在促進科普基地在婦女權益保障、反家庭暴力等領域的法學理論資源與涪城公安社會治安管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等司法實踐相結合,更好地保障婦女權益,維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分會成員積極參與警察執法指導活動,出具法律服務意見書24期,參與行政訴訟、行政復議、國家賠償案件、刑事復議復核案件40余件。分會骨干成員牽頭辦理的政保XX案件,經偵“7.12”網絡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均被公安確定為部督案件。分會成員參與的以“昆侖2023”六大行動為載體移送起訴食藥環森類案件141件328人,其中部督1件、廳督13件,獲得部賀電1次、廳賀電2次,案偵工作得到省廳袁剛、副市長楊林等領導充分肯定。
培樹法治文化“工匠” 瞄準未來“領跑”
警察法治文化研究會十分重視法制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關于法治人才培養。到2023年底,已經有“學習強國”平臺法治宣傳專家,公安部信訪專家,中國犯罪學會預防犯罪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研究員,四川警察執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四川省百名法學專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團成員,四川省省級“法律明白人”培訓師資,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專家,四川省反家庭暴力知識普及基地志愿者講師,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法治護航家庭教育專家,四川省公安廳研究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研究員,四川省消防總隊消防法治專家,四川省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小組“反恐專家”,四川法治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警察法學研究會理事,瀘州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特聘研究員,綿陽市師范學院思想政治課程專家,廣元市法學會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綿陽市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廣漢市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綿陽市涪城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綿陽市涪城區社科聯常務理事,綿陽市法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