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有效治理非法中介 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瀘州公安交警開展交管業務窗口非法中介集中整治成效明顯

        來源:瀘州公安交警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2-04 13:26:31

        為深入推進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瀘州公安交警多措并舉開展交管業務窗口非法中介集中整治行動,以實際行動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高位統籌部署,掀起強大聲勢。為有效推動集中整治行動落地落實,交警支隊多次向市公安局匯報、爭取支持:一是高位部署、專班推進。市公安局成立交警、法制、技偵、網安、經偵、治安、大數據、警務效能監測等警種部門、區(縣)局分管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發《全市公安交管業務窗口非法中介集中整治工作方案》,以強化綜合分析研判、開展聯合打擊非法中介行動、從嚴整治非法中介擾民、強化疏堵結合綜合治理、嚴格規范窗口辦事秩序、全面規范社會服務網點、強化宣傳提示警示“七大措施”為抓手,定期調度工作進展,有效形成工作合力。并將非法中介整治工作納入全市公安機關情報破案比武競賽,著力提升工作質效。二是夯實支撐、借鑒經驗。法制部門牽頭梳理打擊非法中介相關法律依據,用足用好法律手段,推動解決打擊處理非法中介取證難、處理難的實際問題。組織相關警種業務骨干前往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考察學習借鑒當地治理非法中介先進經驗做法,保障集中整治順利進行。交警支隊抽調交管、法制骨干成立非法中介治理專班,全力推進各項措施落實,確保整治取得實效。三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對外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非法中介治理的通告》,公布社會監督舉報電話;在支(大)隊院內及周邊、登記服務站、檢驗機構等場所擺放宣傳展板20余塊、懸掛橫幅9條、發放手冊1000份,通過酒城交警“雙微平臺”、電視廣播等媒體媒介加大曝光,全力營造非法中介嚴打嚴管氛圍。

        堅持打防結合,形成全面震懾。集中整治期間,交警支隊多措并舉,重拳嚴厲打擊非法中介:一是強化多警種聯合專業打擊。充分發揮刑偵、治安、派出所等警種打擊“專業隊”的作用,由交警支隊牽頭,多警種聯動開展統一整治行動,匹配“大技網”最小作戰單位,實施精準打擊。目前正在立案偵查9起,已移交派出所處理8人、行政拘留4人。二是健全完善防控三級機制。在車管大廳內,充分發揮咨詢導辦臺的作用,提供咨詢、查詢、導辦、預審核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優化工作流程,提升群眾辦事體驗;在車管大廳外,安排業務優、形象佳的工作人員佩戴醒目標識主動上前服務,避免群眾因業務不熟到處詢問,被非法中介蒙騙;在交警支隊院內外,每日由值日民警帶領物業保安駕車巡邏,發現聚攏打堆、攔車攬客情形,立即制止、驅離并引導群眾,形成對非法中介的常態震懾。

        優化窗口服務,壓縮生存空間。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治理,不斷提高服務質效,做到打擊與服務“兩手抓、兩手硬”:一是深化便民服務。嚴格落實“放管服”改革各項措施,全面推動“就近辦”、“預約辦”,全市車管業務網點增至156個,其中30家汽車檢測機構開通預約服務,辦事時長不斷縮短;大力推廣“網上辦”、“自助辦”,加強“交管12123APP”和自助服務設備的應用,2023年網辦業務占比提高至47%,有效分流窗口業務;認真兌現“延時辦”、“上門辦”、“團體代辦”等服務承諾,購置電動車接送特殊辦事人群,最大限度擠壓非法中介生存空間,以優質服務切實打消群眾“辦事難”的顧慮,不給非法中介留下可乘之機。二是強化科技防范。服務大廳入口安裝人臉識別身份認證閘機,使用二代身份證掃描比對進入,每人每日進入業務大廳不得超過五次,對超頻率出入大廳的人員自動重點預警。依托車駕管業務監管系統加強日常監管力度,實時巡查窗口辦事秩序,開展音視頻巡查、業務檔案抽查和電話回訪,特別是群眾反映的非法中介線索,重點關注、跟進核查、督促整改。三是強化內部管理。進一步加強對民輔警的理論教育、警示教育、業務培訓,堅持“每月一考”,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能力,引導全警自覺凈化“社交圈”,遠離“非法中介”侵擾,知警畏、存戒懼、守底線,錘煉過硬本領和作風,堅決杜絕與“非法中介”相互勾結的問題發生。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岳普湖县| 吴桥县| 黄大仙区| 酒泉市| 封开县| 吉林市| 青川县| 大洼县| 四平市| 繁昌县| 益阳市| 龙陵县| 门源| 保定市| 襄汾县| 陵川县| 鹿泉市| 台南市| 旺苍县| 阳信县| 锡林郭勒盟| 饶平县| 东山县| 民和| 咸宁市| 玉田县| 武汉市| 明星| 佛山市| 根河市| 清丰县| 桃园县| 南丰县| 三台县| 尼木县| 瑞丽市| 固安县| 霸州市| 平谷区|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