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同脈、文明同行。5月27日上午,“渝鄰同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共建暨“我們的節日·端午”歡樂農家大賽,在川渝高竹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廣場舉行。來自渝北區委宣傳部、鄰水縣委宣傳部、大灣鎮、壇同鎮等6支參賽隊伍共計100余人參加。
此次“渝鄰同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共建暨“我們的節日·端午”歡樂農家大賽由中共渝北區委宣傳部、中共鄰水縣委宣傳部主辦。在啟動儀式上,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輪番上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
在包棕子比賽現場,粽葉、糯米、棉線等材料整齊擺放,散發著淡淡清香。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參賽選手們個個情緒高漲,紛紛拿出看家本領,亮出“獨門絕技”。卷、填、壓、捆,個個動作麻利,忙得不亦樂乎,圍觀群眾看得盡興,紛紛拍手叫好。大家手上包著端午香粽,嘴里聊著家長里短,現場其樂融融。不一會的功夫,一片片清香的粽葉、一粒粒晶瑩的糯米在一雙雙巧手下,轉眼間就包出了一個棱角分明的粽子,堆成了小山。
在扭扁擔比賽時,每組兩名選手各持扁擔一端,用盡全身力氣分別向正反兩個方向扭動,先松手或被對方將扁擔扭轉過來者即為落敗一方,這不僅是體力的較量,更考驗參賽選手的技巧,看似簡單的趣味運動卻是手力、眼力和腦力的最佳配合。
壇同鎮李阿姨高興地說:“今天參加包粽子比賽特別高興,眾多的文藝節目既讓我們大飽眼福,又讓我們感覺端午節的味兒越來越濃郁,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還能互相探討包粽子的技巧,希望以后多開展此類活動。”
此次歡樂農家大賽的開展,不僅為轄區群眾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交流互動的平臺,更讓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傳承和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了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包粽子不僅是手藝,更是文化根脈的延續。”壇同鎮副鎮長趙飛表示,接下來,該鎮將繼續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將傳統節日作為移風易俗的重要契機,組織開展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群眾在活動中增強文化自信,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