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武勝縣沿口鎮注重發揮村(社區)一線阻擊作用,鼓勵村(社區)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方法,打好疫情防控的主動戰。沿口鎮印山社區轄區內老舊小區(院落)、街巷居多,無物業,人員成分復雜,流動性大,極大增加了抗疫難度。為了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開展,印山社區多措并舉,切實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加強組織領導,精心部署
社區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社區書記任組長,其他社區干部為成員,結合社區實際,創新“三位一體”工作法推進隔離管控工作落實。
(一)“報、查、問、說”,織密疫情防控網絡。社區防控領導小組采用包片的方式把轄區內13個網格分為四個片區,即一個社區干部 帶領4個網格員和4個保潔員,由網格員登記外地返鄉人員并分類建立臺賬。為確保不漏登一人,網格員入戶排查時發動居民發現一例報一例,并在小區(院落)、街巷出入口設置返鄉人員登記處,對出入居民挨個問,同時鼓勵返鄉人員自己說,自行在登記處登記。截至2月20日,印山社區共排查核實返鄉群眾805人,其中湖北返鄉49名(含途徑湖北返鄉的18人),全部實現一對一管控,均滿14天。
(二)“五員、四一、三得”,分類落實管控職責。一是把居家觀察人員家人發展成監督員,不讓其出家門。二是把鄰居發展成信息員,隨時報告居家觀察人員出門的信息。三是把小區門衛發展成協管員,不讓居家觀察人員出小區。四是把網格員(黨員志愿者)發展專職管服員,定時監測體溫和提供上門服務。五是把社區干部明確為責任員,分片明確管控責任;確保專職管服人員、協管員、信息員對居家觀察人員曉得其名、認得其人、守得住門,常態開展1小時一視頻、2小時一敲門、3小時一報告、4小時一督查,嚴格居家觀察管控措施。
(三)“宣、測、代”,真情服務展現關愛。為了確保管控成效和加強人文關懷,網格員每天一次上門宣傳最新防控知識,社區醫生(護士)每天兩次監測體溫、詢問查看身體情況,專職管服員每天三次上門查看生活需求、幫忙代購生活物資。
二、壓實責任,明確紀律
包片干部對包片區域內的摸排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負責,對重點人員實施嚴密管控,發現發熱人員第一時間上報。網格員和保潔員服從包片干部管理,若履職不到位將嚴肅責任追究。
三、強化宣傳引導,科學防控
為讓群眾廣泛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相關知識,增強防護意識,印山社區多舉措強化宣傳、注重引導,為疫情防控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一是積極發動社區黨員、居民群眾為宣傳志愿者,配合社區網格員、保潔員上街道、入小巷、進戶門發放宣傳明白紙、張貼公告,確保戶戶張貼,人人知曉;二是購買了一批手持喇叭,錄制最新疫情防控類宣傳音頻,由包片的社區干部帶領網格員和保潔員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6點在包片區域內進行不間斷的循環播放;三是嚴格按照要求,審定制作規范防控疫情宣傳標語及宣傳口號共計32幅,在居民樓棟、人員集中處懸掛;四是網格員每天在網格居民微信群內轉發疫情防控通告、公告,讓居民及時掌握疫情防控工作動態。
四、做實摸底排查,排除隱患
轄區內的小區(院落)、街巷管控服務點設立后,社區繼續把排查工作作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網格化、地毯式方式,確保排查數據再精準、再細致,有效管控住傳染源頭,切斷傳染途徑,盡全力將病毒堅決封死在最小范圍內。包片干部帶領網格員在包片區 域的管控點收集居民出入信息,協助管控服務點引導居民做好出入登記、體溫檢測等工作,堅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
防控的重點在基層,壓力也集中在基層。把基層村(社區)的管控措施落細落實了,就能把病毒傳染的主要渠道掐斷了。目前,全縣確診患者已全部治愈,并連續多日無新增,這說明前一階段全縣防控取得了積極成果。總結前期工作經驗,繼續抓實抓牢防控工作,取得疫情防控的勝利指日可待!(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