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有這樣一群人默默耕耘者,他們就是彭山區觀音鋪社區網格員。在社區領導的帶領下,在環境治理的征程中,他們宛如精細的“繡花針”,繡出鄉村環境的新畫卷。
該社區網格員承擔著信息收集的重要職責。他們每日穿梭于村頭巷尾,敏銳地觀察著環境的細微變化。哪家居民的垃圾未按規定處理、哪條河道溝渠出現了漂浮物,哪片農田有違規傾倒廢棄物的現象,這些信息都被他們一一精準記錄。收集而來的信息,迅速通過網絡數字化平臺上報,為治理環境提供了及時、準確且詳實的依據,讓環境治理的舉措能夠有的放矢。
宣傳引導工作,網格員們也做得有聲有色。他們用通俗易懂的鄉音,向居民們耐心解讀環保政策與知識。通過舉辦環保知識講座,發放宣傳手冊,張貼環保標語等多種形式,將環保理念如春風化雨般播撒進居民的心田。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居民們漸漸認識到環境保護與自身息息相關,主動參與到環境治理中來,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作為,形成了人人關心環保、人人參與環保的良好社區風尚。
環境監督與問題處理環節,網格員更是沖在一線。面對亂堆亂放、私搭亂建等環境問題,他們先禮后兵,積極與相關居民溝通協調,勸其自行整改。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如工業污染排放等,則及時上報相關部門,并協助相關執法人員進行調查處理。他們不辭辛勞,不畏繁瑣,始終堅守崗位,確保環境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在社區環境治理的戰場上,網格員們以腳步丈量責任,用實干詮釋擔當。他們是社區環境的守護者,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末梢先鋒”。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辛勤付出,社區的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地更綠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生態宜居畫卷正徐徐展開。